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全球关键矿产展望》
5月2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5年全球关键矿产展望》报告[1],全面分析了包括铜、锂、镍等能源相关关键矿产在供应、需求、投资等方面的最新形势。报告指出,2024年关键矿产供应日益集中于少数国家,加之出口限制措施的扩散,正大幅加剧供应中断风险;供应链多元化进展缓慢;磷酸铁锂(LFP)与钠离子电池等新兴电池技术的矿产供应链同样面临市场集中度高的风险。
一、关键矿产需求激增,价格波动大,投资放缓
受电动汽车、电池储能、可再生能源等需求驱动,2024年关键能源矿产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其中锂需求增长近30%,镍、钴、石墨和稀土需求增长6%~8%。尽管需求快速增长,但以中国、印尼和刚果(金)为主的关键矿产供应国产量大幅增加,对价格构成下行压力,尤其是电池金属。锂价格在2021~2022年间飙升8倍,但自2023年以来已下跌超80%。当前投资决策面临重大市场和经济不确定性。2024年关键矿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支出仅增长5%,低于2023年的14%。
二、多元化进程缓慢,供应链集中度不降反升
虽然多元化是能源安全的关键,但关键矿产领域近年来却呈现相反趋势,尤其在精炼和加工环节。能源相关关键矿产前三大精炼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82%升至2024年的86%。采矿活动也呈现类似趋势,尽管集中度仍略低于精炼领域。关键能源矿产前三大采矿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3%升至2024年的77%。
三、各国的出口限制与地缘冲击影响供应安全
当前市场看似供应充足,但出口限制和供应安全风险正在加剧。目前超半数能源相关矿产受到某种形式的出口管制。这些限制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其范围也从原材料和精炼品扩展到加工技术。市场高度集中增加了供应冲击的脆弱性,例如电池金属和稀土,预计到2035年主要生产国以外的供应量平均仅能满足剩余需求的一半。
四、各国采取的行动与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正通过公共资金投入、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和国内政策改革等措施来确保关键矿产供应。全球合作对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至关重要,可将资源丰富的国家与拥有精炼能力的国家和下游消费者连接起来。在高度集中的供应链中,跨境伙伴关系和合作存在重大机遇。
五、技术变革可能带来新机遇
采矿、精炼和回收领域的新技术具有扩大多元化供应的潜力。一系列新兴创新可能改变矿产生产格局,例如采矿领域的人工智能勘探、直接锂提取、离子型吸附黏土加工等技术。新兴电池技术正在挑战主流的镍基锂离子电池,但这些技术同样面临供应集中度高的风险。例如中国生产了全球75%的净化磷酸(LFP电池关键材料)和95%的高纯度硫酸锰(富锰和钠离子电池关键原料)。
(刘学)
[1] Global Critical Minerals Outlook 2025.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critical-minerals-outlook-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