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报告分析国际学生流动趋势

作者: 2025-06-26 09:40 来源:
放大 缩小

3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政策简报《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是什么?》[1],分析国际学生流动的最新趋势和特点。

1、新冠疫情并未遏制国际学生流动的增长

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流动性显著增长,OECD国家中注册的高教留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300万增长到了2022年的超过460万。尽管有新冠疫情影响,2018年至2022年间国际学生人数仍增长18%,但较2014年到201830%的增速有所放缓。增长主要归因于对高质量或享有盛誉的教育项目的追求、进入世界知名院校的机会,以及在更发达经济体中获得更佳职业前景的可能性。此外,主要输出国中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2、主要的人才接收国和输送国基本保持不变

2018年至2022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继续接纳了OECD地区内近2/3的国际学生;日本、韩国、荷兰和土耳其接纳OECD地区国际学生的16%。同时,十大输出国占OECD国家接收国际学生的比例约占一半,中国和印度仍是最大的国际流动学生来源国,两国留学生占比达到30%,且超过2/3的中国和印度留学生去往5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

3、经济因素显著影响国际学生流动

OECD国家2/3的国际学生来自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而低收入国家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巴西、法国、德国、葡萄牙和土耳其等通过利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政策,接收了较多的低收入国家学生(占学生群体的比例超过5%)。

4、国际流动学生更倾向于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以及博士课程

OECD国家中,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的比例随学位层次的升高而增加,国际学生平均占本科学生的5%,硕士的15%,博士则达到25%。奥地利、卢森堡、新西兰、挪威、瑞士和英国等国家的国际博士生比例至少占其总博士生人数的40%,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大学通过奖学金、研究机会和强大的学术网络吸引了全球人才。在某些国家,导致国际博士生比例上升的部分原因是国内学生对攻读博士学位兴趣的减少。以法国为例,学习周期长、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私营部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机会等,导致国内学生对博士研究兴趣减弱。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全球通用性,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和统一的教学语言,使得STEM领域成为吸引国际学生的热点,35%的国际学生倾向于攻读STEM课程,而国际学生对卫生健康领域的兴趣较低,仅占11%

5、各国吸引和留住国际毕业生的政策存在差异性

一些国家提供简化的工作和居留途径,如加拿大的毕业工作许可,允许毕业生停留并工作三年,并有永久居留的选择;英国允许国际学生停留两年以获取工作经验;德国为非欧盟毕业生提供了18个月的求职期。其他国家的毕业后发展更具限制性,如法国,外国毕业生可以申请工作居留许可,但过程具有挑战性;美国对工作签证实施配额和时间限制,使国际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存在困难。此外,许多国家提供财政等支持,帮助国际学生融入劳动力市场。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了实习和合作计划,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一些国家实施了针对医疗保健、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高需求领域的专门举措。(王建芳)



[1] What are the key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what-are-the-key-trends-in-international-student-mobility_2a423a76-en.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