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2017年:到2022年的分析与预测》详细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的现状,分析并预测了2017-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称中国决定着太阳能光伏的未来。[1]
一、2016年增速最快的太阳能光伏开启了太阳能电力的新时代
①得益于成本大幅降低和政策扶持,2016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能蓬勃发展,增长了50%,规模超过了74吉瓦,其中几乎一半的增量来自中国。②太阳能光伏的增速首次折桂,超过了煤炭的净增长。③2016年,风电年产能增长下降了近1/5。④水电产能的扩张速度慢于2015年。⑤生物能、聚光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增长相对缓慢,仅占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产能的4%。
二、中国决定着太阳能光伏的未来
①2017-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将增长920吉瓦,增幅达43%。②2016年中国对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增长的贡献超过了40%。③中国太阳能光伏需求占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总量的50%,太阳能电池年度产能占全球太阳能电池年度总产能的60%。④为迎接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上升和并网两大挑战,中国正在进行雄心勃勃的电力市场改革和新设输电线路以及配电网络扩张。⑤假设中国政府可以应对政策挑战并消除发展壁垒,中国太阳能光伏总发电量在2022年之前将达到320吉瓦,相当于日本的总产能。⑥假如印度、日本和美国等其他主要国家都能对政策和监管进行改革,则全球太阳能光伏总发电量有望在2022年前增长两倍,达到880吉瓦。⑦目前,中国已超额完成其2020年的太阳能光伏目标,预计将在2019年超额完成风电目标。此外,中国还将是全球水电、生物电能和生物热能以及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
三、美国、印度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良好
①尽管存在政策不确定性,美国仍是增速第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美国陆上新建风电和太阳能产能的增长仍然强劲。②竞价制度使印度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的价格达到了世界最低水平(接近煤炭价格),也使得这两种电力在印度电力产能增量中的占比达到了90%。③为提高公用事业的财务稳健性、解决并网问题,印度正在采取行动。预计到2022年,印度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将较之2016年翻一番,其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增速将首次超过欧盟,提高1/3。④2018-2022年欧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较2013-2017年将下滑40%。欧盟仍然存在电力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以及某些市场上即时竞价产能透明度有限等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构成挑战的问题。⑤2022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离网产能将增长两倍(超过3000兆瓦)。离网市场中最具活力的家用太阳能系统将为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近7000万人民提供基本的电力服务,使一部分低收入者能够首次获得电力服务。
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正在提高,与煤电的差距缩小
①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创新高,到2022年,有望增长8000太瓦时(1/3),相当于目前中国、印度和德国的总电力消费量。②尽管2022年,煤炭仍将是最大的发电来源,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煤炭发电量之间的差距将缩小一半,降至17%。③2017-2022年,全球平均发电成本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其中,太阳能光伏电力的平均发电成本预期将下降25%,陆上风电下降15%,海上风电下降66.6%。
五、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的加速增长,系统整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①未来5年,风电和太阳能电力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产能中的占比将达到80%以上。②如果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包括电网强度、互联互通、储量、需求侧反应和其他弹性供给)的适应性不能同步提高,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中可能面临丧失系统价值的风险。因为当风电和太阳能电力供过于求时,批发价格必然下跌。因此,系统整合的需求日益迫切,市场和政策框架也需要随之调整,以同时满足多重目标。
六、交通运输领域生物燃料仍将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最大份额
①公路交通中可再生能源份额增长有限,仅将从2016年的4%增长至2022年的5%。②到2022年,生物燃料的增幅有望超过16%,预计在交通运输业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将达到90%。
七、全球消费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增长25%,但其比重仅小幅上升
①全球消费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在热力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增长缓慢,预计将从2015年的9%增长到2022年的11%。②用于热水、建筑物空间供暖以及工业流程的热力生产过程排放了全球40%的二氧化碳,因此,热力生产去碳化仍然任重而道远。建筑部门有望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热力消费量的增长。③就热源而言,生物能将在2018-2022年主导可再生能源热力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太阳热能消费量也有望增长1/3。④由于提高了太阳热能、生物热能和地热能的消费目标,同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关注与日俱增,2018-2022年,全球净增的可再生能源热力消费量将有1/3来自中国的贡献。 (董利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