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上,专家提出:把握智库发展六大关键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思想策源、智力支撑和行动方案。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给智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9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教峰在主旨报告中说。
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凝聚智库共同体,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思想,探讨事关国家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实现全球共同繁荣贡献更多高质量智库解决方案。
潘教峰表示,理顺智库的定位作用、体系布局、组织模式、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和政策保障等六方面关键问题,对于智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明确智库定位和作用方面,潘教峰认为,智库要找准“第三方”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弥合国家决策与社会公众间的“信息鸿沟”,提升决策水平和质量。在打造新型智库体系方面,他提出,应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统筹分类谋划智库体系布局,营造开放有序的智库创新生态。
“智库研究对象往往是跨学科、跨领域、高度复杂的问题,需要组织大交叉、大综合的团队开展研究。”潘教峰说,面向大规模智库研究问题,要充分集成相关研究优势力量,将智库决策研究与专业领域研究紧密结合,构建矩阵式、网络化的研究组织模式,持续开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此外,智库建设要加强技术应用创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最新科技手段,提高智库决策咨询的智能化能力和水平,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的智库”。
人才培养对于智库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在潘教峰看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需造就智库战略人才、锻炼智库骨干人才、培养智库青年后备人才,还要搭建人才使用的新机制、新渠道。
与此同时,提升国际化水平也是智库建设的关键。“基于已搭建的国际交流网络,智库要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和聚智的平台,引导国际舆论,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潘教峰说。
对于如何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保障,潘教峰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加强智库与决策部门的沟通联系,优化重大事项决策意见征集的机制,建立稳定、常态、畅通和直接的对接机制等。
“智库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六个关键问题直接关乎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关乎时代发展赋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职责使命。”潘教峰认为,未来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进一步完善智库建设,持续提升智库建设的整体水平。
据悉,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共同主办。除主论坛外,会议期间同步举行了3场平行圆桌会议和6场平行专题会议。与会专家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区域创新高地”等主题展开探讨。
原载于2024年9月24日 《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24/content_23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