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引领全球议题的平台型智库

作者: 2016-05-12 14:0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放大 缩小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苏宁

  达沃斯年会的准确名称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主办,已成为探讨和制定全球、地区和行业议程的重要全球性平台。虽然名为“论坛”,但世界经济论坛不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的讨论平台,而且是全球著名的经济问题智库。论坛主要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及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主要目标,“平台”与“研究”功能并重。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论坛逐渐形成了对国际经济与发展问题的强大影响力,建构了诸多类型国际行为体间的互动网络,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均值得深入研究。

  世界经济论坛由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创建于1971年1月29日,最初名称为“欧洲管理论坛”,是一个集合商界、政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领军人物,致力于改善全球状况的国际性组织。论坛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因为每年都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召开年会,所以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将自身定位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的组织。为达到该机构“改善全球状况”目标,论坛努力为思想领袖和公私合作形式下的活动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其关注的议题分为五大类: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金融体系、全民健康、社会发展。如此多元化的关注点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支撑。世界经济论坛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550余位员工,超过三分之二的员工拥有硕士学位。

  作为智库,论坛组织全球学者形成的研究成果以多种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发布。论坛的出版物数量多且涉及面广泛,每年针对竞争力、性别平等、发展风险、经济技术趋势等各种主题发布150多份报告。

  在组织结构方面,世界经济论坛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性经济议题上发挥作用,其关键举措在于建立了由会员、合作伙伴公司及公民社会领导者参与的、各具特色的群体,并为之提供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的机会进行互动。世界经济论坛目前拥有38个正式群体,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多方利益相关者群体、面向未来的群体、战略洞察力群体。为了保证论坛的水平和质量,论坛将群体成员限制为1000位以内。

  通过开展正式的互动,论坛推动这些群体树立了各自的目标。在推动各种议题与倡议的过程中,这些群体取得了大量成就。各类群体中囊括了全球领先企业、全球问题专家、全球青年领袖与全球杰出青年,其设定议题也具有领先性和现实性,同时群体自身就具有推动议题实现的力量。这就使智库的影响力能够直接通过选定的社会群体得到释放,并直接作用于国际经济的相关领域。

  论坛还强调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引导企业合作伙伴优先关注重点问题,并参与复杂问题的解决。通过论坛平台和行业合作伙伴计划的引导作用,世界经济论坛在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社会体现出积极的影响力。世界经济论坛的每个行业合作伙伴组都由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公司组成,代表多个经济区域的引导性力量。通过合作推进,这些合作伙伴发现、讨论和解决所处行业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些合作方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形成企业主体关注重点问题的模式,有助于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议题的实际参与者对于相关问题的直接反馈,有助于研究议题的进一步深化。

  从财务结构看,世界经济论坛虽然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但几乎是以完全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的,这种运作方式对其保持研究独立性、客观性、稳定性有着极大作用。论坛在保证组织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了多种资金渠道的筹款,其资金来自企业会员费、合作费、报告收入、捐赠、遗产、资助等。其会员囊括了大部分全球500强企业。2015年,论坛的资金收入达到2.05亿瑞士法郎。这种多元化的商业运作模式,一方面保证了智库运行的资金需要,同时由于“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和广泛,也保证了其研究成果与知识产品在导向上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世界经济论坛的快速发展与影响力构建,与其媒体沟通战略密不可分。该智库设立了由30余名专职人员负责的媒体关系部,推进与多类型媒体的全面合作。媒体团队分为四个分支:媒体关系分支,主要负责重大事件的媒体协调;数字中心,主要监测社会反馈;视频团队,进行视频录制传播;编辑团队,进行采编工作。论坛拥有自身的媒体平台,其传播类型十分多样,涵盖博客等多类渠道,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平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