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老牌智库话语权缺失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是中东欧地区从事国际事务研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研究机构,隶属于波兰外交部,可以直接向外交部、总理府和总统府提交政策报告和建议。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主要以课题和项目为依托,分门别类地组成研究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政策报告、调研报告以及工作论文等,还出版一系列学术出版物。研究国别涵盖了全球所有区域和几十个国家。研究项目主要有中欧区域研究项目、能源研究项目、欧盟研究项目、东欧研究项目、国际经济关系和全球问题研究项目、欧洲安全和防卫经济学研究项目、中东和北非研究项目、不扩散和军控研究项目.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研究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是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无论总理府还是总统府以及外交部,都有专门的接收渠道。二是政策研究务实。严格来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不搞学术研究,已经完全转型为一个政策性研究智库,出成果较快,强调学科交叉,但不做长时间跟踪的、学理性分析的课题。三是学科覆盖广泛。就国际事务研究领域来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真正做到人员精干,虽然只有30多位专职研究人员,但研究领域涵盖了世界主要国家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工具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等不一而足。四是舆论导向明确。不管研究何种问题、何种领域,为波兰国家利益服务是第一位的,此外就是坚持欧洲一体化。五是资源统筹能力较强。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成功打通官商学之间的界限,结成紧密的网络。
当然,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作为老牌研究所虽在中东欧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它也并不是没有问题,具体体现在:
第一,研究视野相对狭窄。该所研究的主要触角还是在欧洲和大西洋地区,其研究话题方向基本是欧美决策和学术界设定好的方向,这就导致研究者通常跟着欧美学者的话语跑,自身的话题设置能力不足。具体方向研究精细,但宏观视野不足。
第二,部分研究领域人才匮乏。这里集中体现在德国研究和中国研究领域人员不足。关于中国事务的研究,专职研究人员其实只有1人,其他研究人员只是从跨学科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中国问题。相比较而言,研究欧美的实力则明显更胜一筹,学科分配不够均衡。
第三,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学术精英崭露头角之后就跳槽到欧美更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工作或者镀金,导致部分学科青黄不接。
第四,“旋转门”不够畅通。政策研究和决策体系之间是截然分开的,中间没有人员转换的渠道。
第五,国际化程度不够。这也跟该部门的性质有关,因为整个国际事务研究所很多时候只招收波兰籍学者,很难见到其他国家学者的身影。
第六,缺乏长期的跟踪性研究。因为研究以项目化为主要特色,缺乏学科基础和学科研究方向,导致某些议题长期性跟踪不够,容易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终止。
鉴于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对中国研究尚有不足,笔者建议加强人文沟通,建立网络互联,促进双方交流。
首先,积极推动人文互通,与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打好交道,沟通思想。目前,其专职研究人员写了多篇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呼吁波兰迎接这一良好机遇,加深与中国合作。但在行文中,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动机表述不清,认识不足。
其次,积极参与对方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双方加强合作必须有合适的载体,对此有很多种选择,如双方互相参与对方的项目,加入对方的学术研究网络,了解彼此的喜好和偏好,推进相互了解和共赢。
再次,尝试建立网络互联,推进制度合作。通过接触各种智库,充分发挥网络化的威力,使学术关系呈现出几何级扩散。
最后,创造条件,培植中国研究力量。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有关中国的研究力量比较匮乏,笔者建议可邀请该所有关人员加入中国相关智库的研究项目,提升他们的研究兴趣,加深对中国的印象和了解。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