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国 温珂:东北振兴,产业物联网前景可期
近日关于华为将在长春设立国内第九家研发机构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腾讯、京东和阿里此前也已启动了在东北的战略布局。一直以来,政府和国企是推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主角”,市场和民企在其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为何近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重仓东北?东北成为市场焦点,将为全面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从产业技术创新规律来看,华为、腾讯、京东和阿里在东北的战略布局有其必然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开始进入由信息和通信技术引发的第五次经济长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抓住了这次历史性机遇,通过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快速在电子计算机等信息制造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东北地区是以钢铁、化工、装备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处于这轮技术经济变革的外围地带,一时间成为“落后产能”的典型代表。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本轮技术经济长波进入转折期的标志事件,金融资本让位于产业资本驱动经济增长,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加快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自去年以来,伴随5G技术发展,产业物联网的市场预期日渐形成,拥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和农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在迈向产业物联网时代的优势显现,获得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青睐即是必然。
从创新要素储备来看,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为东北提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条件。东北地区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批优秀高校,以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金属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著名科研机构,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还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实力和技术转移转化能力。
比如,东北大学输出技术成交额多年在国内排名前列,中科院在东北地区科研机构来自产业的技术性收入大大高于中科院平均水平。这些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也将为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与华为的座谈会上,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就曾强调,“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计算机、软件等相关学院开设基于华为自主可控技术的相关课程,联手培养符合行业趋势、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全力配合华为公司在5G、光学、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智慧汽车等方面的科研创新。”
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来看,投资东北是市场的理性选择。东北地区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刻的代表性区域。营商环境差,一度是东北地区饱受诟病的焦点问题,也是东北振兴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东北地区省市各级政府以简政放权为先导,梳理事项清单,统一事项名称和办理流程,简化归并审批职能,建立清单公开制度,开展涉及多部门事项联合办理,实行综合受理、部门联动、集成服务,构建“一窗式”联合办理新机制,等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构筑了市场的信心基础。
华为、阿里、腾讯和京东等信息技术企业进驻东北,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正逐渐拉开东北迈向产业物联网时代的数字转型大幕。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将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活动。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由于计划管理和历史包袱等原因,国有企业主导形成的产业链条僵化。在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由于民营经济比重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影响了产业壮大。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在东北地区开展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产业僵化的产业链,激发创新活力,而且有助于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和人才,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大学、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面向数字经济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将重塑发展理念和模式。自我国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东北地区也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但由于观念、体制、创新创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培育的新兴力量依然在原有制度体系下运行,并没有成为推动东北地区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从全球老工业基地转型的过程来看,转型成功的老工业基地往往都通过引入新组织、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广泛协商及合作,重塑区域社会网络和协调机制,转变资源配置机制,从而形成新的制度体系和发展观念。华为等企业的入驻,将为东北带来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通过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合作,有助于推动本地机构行为的转变,形成新的组织方式,带动东北地区发展观念的改变和制度变革。
在我国深入推进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华为、阿里等信息技术企业的布局无疑为东北振兴增添了原动力,开拓了新空间。下一步,东北数字转型的愿景和路径是什么,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产业物联网发展,都是东北振兴亟须加强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