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峰:向“世界科技中心”全力进军
2018-03-05 08:45 来源:瞭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科技强国”,明确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意味着,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科学技术要先行,要率先实现跨越发展,向世界科技中心全力进军。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科技发展更加多元,未来的世界科学中心也不会是唯一的。中国要成为其中主要的一员,成为21世纪的科技强国,需要在四个方面加快建设步伐:
一是产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里程碑式成果,形成中国源流的科学学派,引领世界重要领域科技发展方向;二是成为新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战略性、先导性新兴产业源头技术的关键供给者,主导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创新发展模式,超越以牺牲环境和耗竭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四是从科学文化和价值理念层面,对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跃升作出重要贡献。
未来30年,中国要实现重返世界科学技术之巅的目标,道路必将是不平坦的。我们要借鉴历史经验,适应世界局势变化,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选择好发展路径,排除各种干扰,努力到达光辉的彼岸。
坚持目标驱动规划先行
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支撑当前发展、引领未来发展,分阶段确立科技战略目标和规划。
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指导和推进科技创新十分重要,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面向2050年,通过制定两个为期15年的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36~2050年),梯次接续,以期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为此,应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评估,及时编制《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战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要先期开展面向2035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理清瓶颈问题和关键制约,制订我国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和重要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中国科学院2009年发布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战略研究报告,分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提出了18个重要领域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一轮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应用好这一基础。
从信息化战略上升为智能化战略
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当前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方面渗透,从更为宏观的产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角度来看,智能化将是继信息化之后未来几十年推动经济繁荣的新动能。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美林银行预测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达到14万亿~33万亿美元。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对现有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形成巨大冲击。《科学》杂志预测,到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达77%。
2016年国家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是目前国家层面主要的推动智能化的政策,其定位、目标、政策措施有很大局限性。2017年国家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我国应进一步从战略层面布局,将信息化战略上升为智能化战略,立足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从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智能化发展战略,在全球智能化竞争和新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
选准突破口抢占颠覆性技术创新先机
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突破,都以颠覆性技术出现和成熟为标志。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必将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发展颠覆性技术将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差距,实现弯道超车。颠覆性技术态势研判不清会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必须在下一代信息技术、新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加强颠覆性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力争率先突破和应用。
在下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四个方向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在新生物技术领域,基因新技术、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可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等基因工程相关前沿科技为医疗、工农业等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如合成生物学将通过生物制造为医疗、交通燃料、生产生活产品的开发带来革命性影响,使生物制造产业有望大量替代现有石化生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新能源领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科技的发展使全球电力系统建设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常规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发电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构建现代科技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我们具有更强的规划力、组织力、执行力,在发展科技上能更好地运用国家力量。
一是以国家实验室建设带动全国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应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面向2030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施,结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结合科技创新中心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按照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标准组建国家实验室,使之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创新力量,与其他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
二是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建立统筹科技、经济、社会事务的决策体制机制,改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政府科技顾问制度,发挥科技智库决策咨询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和政策支持体系,给予其在研究选题、创新组织、成果应用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对源头创新的支持。要根据科学、技术、工程的不同特点组织科研活动。
三是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当前国际大变革的时局中,以更大力度、更加灵活的措施广聚天下英才,让中国成为世界各国有志创新人才向往的沃土。改革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变科研人员收入过多来源于项目经费的现状,稳定收入预期。建立以成果质量、应用转化效率和影响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建设。要建立健全创新导向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建立保护创新的试错、容错和纠错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元素充分结合和活跃。重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研究与应用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防范伦理风险。
五是坚持开放不动摇,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走出去,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升我国开放创新水平。□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