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劲波:补上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作者:万劲波 2018-02-28 15:15 来源:人民日报
放大 缩小
       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技的需求是通过原始创新孕育颠覆性的新技术,进而更好地发挥优势,实现创新驱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高速增长阶段对科技的需求是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效率驱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则是通过原始创新孕育颠覆性的新技术,进而更好地发挥先发优势,实现创新驱动。
  回顾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关系不难发现,一个国家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获得较长时间的持续发展,与该国的基础研究实力密切相关。投资基础研究,虽然不能马上获得回报,但其衍生效应却非常深远。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对于提升该国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形成,两者关系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由技术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也前所未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向“柔性化、融通化、动态化、生态化”方向演进。随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新型移动智能数据终端;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等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新发现、新技术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和新的供给—需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地域、学科、行业、技术领域等边界日益模糊,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有组织地融合创新”能够加快促进跨界融合,更好地孕育、催生、释放集群创新的乘数效应。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实力明显提升,但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相比,还必须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尽快补上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夯实建设科技强国的地基,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供丰沛的源头活水,并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尽快破除阻碍创新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弊端、营造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快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