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原油期货推出是提升中国原油定价能力的关键

作者: 2015-10-12 09:06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4年12月12日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41212/182321064682.shtml

  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49.77, 0.14, 0.28%)期货交易。这意味着原油期货上市工作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范英从市场机制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国自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13年进口原油增至2.8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7.39%。未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原油需求将继续增加,对外依存度也将进一步扩大。高度依赖进口的原油供需形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那么什么是能源安全的解决之道呢?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一、能源安全观

  全球观、市场观和风险观是我们理解能源安全的基础。石油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特点决定了石油贸易是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能源贸易格局是在市场框架下形成和维持的,近中远期的多种不确定性反映在市场中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波动。

  我们认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由能源资源的获取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应急储备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构成,这四大能力都通过市场竞争活动体现出来。事实上,在全球经济联系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经济领域的竞争(包括能源领域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竞争的结果往往体现为经济性,具体到能源领域,就是为保障能源安全付出了多大代价,是成本和风险问题。其中的成本控制能力主要是指在国际能源市场通过贸易方式获得能源产品过程中控制成本和风险的能力,也包含能源金融的运作能力,这种能力虽然并不直接是战略层面上的,但是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飚升和大幅波动,能源成本已经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风险因素,控制能源获取成本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即非战争和对抗等特殊时期)应该是能源安全的重点关注内容。

  二、原油定价能力

  世界原油市场体系是国际能源秩序的主要形式,是获取境外石油资源的主要渠道或参照系。世界主要的石油市场不仅具有交易价格形成的功能,而且对市场外的其他石油交易具有价格基准的功能,例如: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低硫轻质原油即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和约,目前是美国以及西半球石油交易常用的原油价格标杆;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BRENT期货和约,是西欧、地中海和西非地区出产的石油通常采用的价格标杆,目前全世界65%~70%的国际原油现货价格都由BRENT原油决定;亚洲从中东和北非进口的原油,主要使用BRENT原油作为贸易参照基准,而我国国内自产的原油,如大庆原油则挂靠印尼米纳斯原油定价,胜利、大港原油挂靠印尼辛塔中质原油定价,渤海原油挂靠印尼杜里原油定价。上述原油市场都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和影响力。

  原油定价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原油价格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权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其本质是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价格博弈。在石油的市场定价机制形成以前,国际石油价格经历了很长时期的跨国石油公司垄断定价和OPEC国家主导定价。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化定价机制逐步建立,但各国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在不断演化。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石油供应方面,非OPEC石油生产国,特别是俄罗斯在世界石油出口份额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世界石油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石油市场体系的结构也在转变。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国际石油定价权进行了模型分解分析,发现沙特、伊朗等石油输出国的定价能力存在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但整体定价能力保持在40%左右;俄罗斯对世界油价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已经达到15%左右,略低于沙特,与伊朗基本持平;消费国方面,美国的原油定价能力从2000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30%左右,但依然是原油定价权最大的国家。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也不高,这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国内的石油交易定价也需要挂靠国际某一市场的特定油品价格。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原油价格形成中的定价能力有所提升,但到目前依然只占7%左右。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在国际石油定价能力博弈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原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如何在变化的能源贸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呢,答案就在市场!通过在我国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及时地将中国石油的供需信息反映在价格信号中,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利用石油资源的效率。因此,尽快推出原油期货市场,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的能力建设项目。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在我国能源市场化的进程中非常关键。它可以拉近我国消费者和国际原油市场的距离,快速地反映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可以使石油供应方更多得考虑我国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可以提升我国消费者的议价能力,降低能源利用成本,控制市场风险;逐步形成反映我国石油供需的定价基准,消除“亚洲溢价”等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现象。

  三、市场体系建设

  建设一个机制完善、运行高效、服务完备的原油期货市场并非易事,需要有市场环境、监管、税收、外汇、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这对我们目前的管理体制是一个挑战。一个石油期货市场从建立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到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更愿意把推出石油期货市场看作是能力建设的一个步骤,发挥其在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加速我们的市场化进程,并在市场监管和外汇管理等多方面打破现有的行政藩篱和政策局限,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同时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新的优化机制。

  其次,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加速我国石油市场与国际接轨。因为原油期货市场必然是国际化的,国际上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吸引国际上更多的交易商和投资商参与,我们的原油期货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需要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提供更好的市场服务。从标的油品的选择、计价货币的定义,到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协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国际化的操作标准和实施规范。

  再次,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对国内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例如,国内原油价格的定价机制和供销管理模式如何反映我国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资源稀缺性,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在与原油价格的信息传导和风险阻尼方面取得平衡,天然气定价机制如何反映能源品种间的成本差异和环境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随着原油期货市场的运行成为新的热点领域并最终形成更好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在世界能源格局调整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推出,是能源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我国原油定价能力的关键,必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