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可循是科研成功的保障
始终坚持“新制度建设、老制度修订”的原则,是基金委近年来可圈可点的成绩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让评审专家和项目执行人都有规可遵。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老朋友”。大概从十五、六年前开始,他就以评审专家的身份,参与到基金委各种项目的评审、评估工作中了。
从最初每年几十个项目评审,到后来主要专注于重大专项、创新群体、“优青”“杰青”、重大仪器项目等类别,薛其坤对基金项目从申请到结题的全过程可谓是“驾轻就熟”,不过他仍然坦言,自己对各类规章制度“有些了解,但还谈不上系统”。
薛其坤的困惑如今有了解决方案。今年2月,国家自然基金委出版发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汇编》汇集了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管理办法,依托单位基金工作和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项目评审回避与保密、复审和项目资金管理等重要的规章制度,还收录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汇编》的发布,势必会引起像我这样的评审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的高度关注,有利于专家去把握不同类别项目的特点,有的放矢,用更加准确的标准去参与项目评审工作。”薛其坤说。
在他看来,基金委近年来得到国家、社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与其不拍脑袋做事,坚持有章可循、按规则办事是分不开的。
让他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参与基金委“单量子态的探测及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评审过程。
“这个项目是要研究凝聚态物理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科学问题,项目的论证过程就花了近3年时间。”薛其坤回忆,经过若干轮的咨询、研讨、评估,才最终立项。
作为专家组成员,薛其坤参与了从立项到项目每年指南的发布、年终总结等各个环节的评审工作。他说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专家组对相关的制度都是清楚的。“那时候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是个新概念,单量子态又是最早一批立项的,但基金委一直在根据项目进行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改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制度的保障让基金委对项目的管理效率倍增。在中期评估中,该项目被专家认为是执行最成功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之一。
过去的10年,是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10年,对承担着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展重任的基金委来说,也是飞速发展的10年。在这10年里,科研经费数量快速增加,研究队伍迅速壮大,新的项目类型更是不断地涌现出来。
在这样的态势下,坚持制度先行,制度优先建设,便成为基金委“以不变应万变”的秘诀。
薛其坤认为,始终坚持“新制度建设、老制度修订”的原则,是基金委近年来可圈可点的成绩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让评审专家和项目执行人都有规可遵。“有章可循,有规可遵是做任何事情的起始点,也是科研项目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他最后建议,参与基金项目评审的专家都能够更加主动地系统学习一下《汇编》,不但有助于自己评审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体会到国家是如何通过不同类型项目的立项及管理,来保障国家基础研究的有序、协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