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元典的精神价值

作者:任定成 2016-04-01 16:34 来源:光明日报
放大 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新年贺词在他中南海的办公室拍摄,视频一经中央电视台播出,便有细心的观众发现了主席书架上种类齐全的藏书。这些图书涉及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辞典、历史、国际政治和科学素养等多个领域,其中的科学图书正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科学元典丛书”收录了近代科学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0年间历经时间检验的100部科学经典,是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科学名著汉译工程。自2005年第一部著作出版至今,历经10年,已经出版四十余种。近期推出了《宇宙发展史概论》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谈》两种。

  “科学元典丛书”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任定成教授认为,在强调创新是民族灵魂的今天,汉译“科学元典丛书”的出版,使我国读者能够一睹世界近代科学源头创新的原貌,对我国当前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也具有现实意义。

  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科学元典丛书”中收录的科学经典,或是一座科学革命的丰碑,或是一个严密科学体系的构架,或是一个新领域的基石。它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的理性依托,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是值得世人反复咀嚼、代代相传的精神食粮。

  科学元典里有讲述不完的传奇故事

  科学元典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发出了挑战,动摇了“正统宗教”学说的天文学基础。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满怀真挚的宗教情感,阐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被“正统宗教”所庇护的盖伦学说。笛卡儿的《几何》不仅为后来诞生的微积分提供了工具的解析几何,而且折射出影响万世的思想方法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标志着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拉瓦锡在《化学基础论》中详尽论述了氧化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百余年之久的燃素理论,这一智识壮举被公认为历史上最自觉的科学革命。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在生物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今天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象,而且100多年来几乎在科学、社会和人文的所有领域都在施展它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基因论》揭示了孟德尔式遗传性状传递机理的物质基础,把生命科学推进到基因水平。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阐述了物质世界在高速领域的运动规律,完全改变了自牛顿以来的世界观……

  科学元典是科学精神的永恒载体。为捍卫《天体运行论》中的学说,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为其《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遭教会的终身监禁。拉普拉斯说,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的最伟大定律,它将永远成为深邃智慧的纪念碑。拉瓦锡在他的《化学基础论》出版后5年被法国革命法庭处死,传说拉格朗日悲愤地说,砍掉这颗头颅只要一瞬间,再长出这样的头颅一百年也不够。《化学哲学新体系》的作者道尔顿应邀访法,当他走进法国科学院会议厅时,院长和全体院士起立致敬,得到拿破仑未曾享有的殊荣。当人们咒骂《物种起源》是“魔鬼的经典”“禽兽的哲学”的时候,赫胥黎甘做“达尔文的斗犬”,挺身捍卫进化论,撰写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阐发达尔文的学说。经过严复的译述,赫胥黎的著作成为维新领袖、辛亥精英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在科学元典里,有讲述不完的传奇故事,有激动人心的理性思考,有万世不竭的精神甘泉。

  科学元典的方法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

  当代研究人的创造性的诸多前沿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等,都涉及对科学大师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近20多年兴起的机器发现,首先就是对科学史学家提供的材料,编制程序,在机器中重新作出历史上的伟大发现。借助于人工智能手段,人们已经在机器上重新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提出了燃素理论。萨伽德甚至用机器研究科学理论的竞争与接收,系统研究了拉瓦锡氧化理论、达尔文进化学说、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论以及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形成的革命过程和接收过程。科学元典以其方法学上的创造性而彪炳史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

  科学教育中最缺乏的也许是对科学创造过程的忽视和不了解,为此,西方一些教育家曾经大规模地把科学成就的创造过程运用于基础教育之中,引起科学教育的一场变革。美国兴起的发现法教学,就是几十年前在这方面的尝试。近20多年来,兴起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片面灌输科学知识的状况。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教学中加强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训练。当然,没有人怀疑,我们通过阅读今天的教科书就可以方便地学到科学元典著作中的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甚至比经典著作中的更完善。但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的过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保持着永恒的活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基础教育课本和不少科普读物中讲的许多科学史故事都是误讹相传的东西。比如,把血液循环的发现归于哈维,指责道尔顿提出二元化合物的元素原子数最简比是当时的错误,讲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宣称牛顿提出了牛顿定律的诸数学表达式,等等。为避免这样的误讹,我们不妨读一读科学元典,看看历史上的伟人当时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科学元典是时读时新

  科学元典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灯塔和坐标。它们标识的重大突破,往往导致的是常规科学的快速发展。随着科学发展中发现的新现象,一些科学家的头脑里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历史上相应的划时代成就。他们会对科学元典中的相应思想,重新加以诠释,以期从中得出对新现象的说明,并有可能产生新的理念。百余年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思想,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等领域的几乎所有重大发现,都要拿出来与《物种起源》中的思想进行比较和说明。可以说,科学元典是时读时新的。

  我们面对不朽的理性群碑,不是要顶礼膜拜,而是要读出历史的价值,读出时代的精神,把握科学的灵魂。我们要不断吸取深蕴在科学元典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