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自然资本——从理念到实践如何跨越

作者:卢善龙 陆吉瑞 2015-09-21 14:45 来源:科技日报
放大 缩小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生产性土地资源减少、水土资源和大气环境污染等已经成为限制经济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自然资本的稳定和可持续利用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自然资本是指人类自然栖息地及生态资源,包括地球上的土壤、空气、水、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资产以及伴生的环境生态系统,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及其赋存的环境生态系统具有消耗性、稀缺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而人类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消耗自然资源、侵占自然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矛盾日益凸显。

  传统解决方法是由政府主导,划定出特定的保护区,然后财政收入中拨付部分款项来维持保护区的正常运转。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可能有不错的效果,但未能发挥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作用,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方面政府需确保有持续的财政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其他利益群体可能扮演破坏者的角色,如违法砍伐、放牧或排污等,以至于出现边保护、边破坏的恶性循环。

  为解决传统方法中的弊端,美国、澳大利亚和南美一些国家探索出了一套由政府、企业和普通公民等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自然资源可持续保护和管理方法。例如美国科罗拉多流域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的水权交易系统。系统中,河流下游的政府环保部门和城市水务企业向上游水源地农户和居民提供水源保护和节水灌溉设施,并从这些用户中购买节约下来的水权,用于河流湖泊生态流的补给以及供给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南美哥伦比亚共和国考卡山谷的甘蔗种植者们为了保障生产所需的清洁水源,注资成立了水源地保护基金,用于保护上游森林的完整性。而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为了保护城市的集水区,当地政府、农业社区、集中用水企业和资源保护组织,共同筹资建立了将近50万公倾的森林和高山稀疏草场保护区。

  由上述案例可知,当前,以水资源为核心的流域水、森林和草地资源已被视为自然资本并加以投资。近年来,国内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正在发展和推广类似的水资源交易和管理系统,如北京市与密云水库上游的生态补偿、吐鲁番和海河流域农业用水管理系统等。

  目前,投资自然资本在我国已经进入由前沿理念到全面落地实施的阶段。然而,要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需先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如制定用于自然资本核算与比较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开发通用的自然资本核算软件工具,建立服务于不同自然资本投资活动的商业模式等。

  自然资本核算与比较的标准,主要包括价值化和非价值化标准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利用影子价格、替代工程或损益分析等方法给出各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货币化估值)。已有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法给出了中国陆地和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但由于缺乏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参考标准,当前的研究成果仅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无法应用于自然资本的投资依据。后者则是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和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给出各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本的盈亏状态及变化趋势。

  上述方面的研究方法相对统一和成熟,但计算过程中关键性的参考因子多来源于国际公开数据库,不能客观反映国内或局部区域的真实情况。因此,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价值化之前,亟须解决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合理分类、生态系统服务单位价格的量化方法、数据标准化、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经济技术方法体系、以及提出符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要求的数据统计体系要求等基础问题。

  自然资本核算工具,价值化计算已经有了全球通用的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价值估算)软件平台,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明尼苏达大学联合开发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工具,包括陆地、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大部分服务功能的价值估算模块以及相应的管理决策支持模块。该软件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决策分析,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 如政策制定者、团体和保护组织等) 的协商,确定对于各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并通过利益相关者协商和情景的建立,评价当前和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和价值。目前,国内已应用该软件开展了一些典型案例研究,未来其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关键在于完备的、可供软件调用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在非价值化计算方面,虽然生态足迹分析和生态承载力估算已经成了通用方法,但还需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工具,包括可直接调用的本地化参数,以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的需求。

  鉴于资本高效率和高回报的逐利性特点,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的前提下,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因此,很有必要根据不同自然资本标的特点,设计和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包括明确利益攸关方和潜在的参与主体、资本进入和收益方式、投资活动组织和管理办法等。近10多年来,美洲国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如美国旧金山莫罗贝渔业资源保护、艾奥瓦州洪泛区湿地恢复、巴西热带雨林禁伐,以及前述的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等。所有这些成功的实践,均依赖于特定的商业模式。以考卡山谷水源保护为例,利益主体包括甘蔗种植者、加工厂业主、当地居民社区、政府机关、政府成立的山谷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公司、环境保护组织,以及来自山谷集水区的民间组织;投资资金来源是由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公私合作伙伴基金(FEMSA)、美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筹资成立的水基金,以及水源地影响区域的甘蔗种植者和加工厂业主;水基金作为引导资金,先组织各利益攸关方确定重点保护区范围,再组织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确定保护方案和投资组合,并形成商业计划书,之后便是投资方注资并参与运行整个项目。

  投资自然资本是在综合考虑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下提出的经济发展方略,其落地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不同自然资源资本化管理和保护过程中的差异,又要考虑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和普通公民的角色定位与参与方式,还要明确不同资金组合、协调、进入和退出机制。因此,当前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及公益组织宜遴选部分重点或敏感地区(如生态保护区、环境重污染区等),发起和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机构、企业家和社会团体,通过典型案例的论证与实施,分领域、分步骤地解决前述的自然资本投资活动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未来自然资本投资新经济策略的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兴安盟生态文明研究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