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科学素养形成关键期
王夔
学生的学习质量近年来是否在下降?表现在什么方面?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教育家王夔最近一直关注的问题。
为解答这个问题,王夔用“作研究的手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他发现,不同阶段的化学教师对此看法不一,但却存在一定规律:高中教师往往认为学生质量与过去没什么不同,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升学率都没有下降;大学一年级的教师感到多数学生不能读大学教材、不会提问题,但因学时和内容都有所减少,所以表面上差别不大;大学高年级的教师则认为,很多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仍然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至于研究生导师,更是感到相当多的研究生在阅读文献、分析问题、总结和陈述研究结果方面存在困难,更有甚者,写毕业论文时也须依靠导师。
“由此看来,近年来学生的质量的确有下滑趋势,而主要原因就在于科学素养培育的缺失。”王夔说。他认为,科学素养的培育应从幼年抓起,贯彻整个教育过程,但是关键在高中阶段。
对比中国和美国的人才成长进程,有一个明显的“剪刀差”:我国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水平都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但是一到大学,这种差别就反过来了。王夔指出:剪刀差的交点就在高中。
按理说,国家非常重视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统编教材和统一要求等方面,也都体现了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那为什么这方面仍有明显缺失呢?王夔认为,从当前的中学教育模式中就能看出端倪。
科学素养究竟是什么?人们说法不一。王夔把这个概念总结成了3个层次。他认为第一个层次,也是最核心的层次,是最基本的“读、写、听、说”。落实到科学素养中,就是阅读、理解、判断、决定、辩论、讨论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王夔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就连语文课,也是偏重欣赏、背诵,很少强调学生对语法基础、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的掌握。
第二个层次则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以为,自己在中学里学到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从而排斥其他观点,更不敢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学生只会记住结论,而不问其来源。不知道科学结论需要证明、推理和判断。”王夔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实证的科学思维,不利于提高他们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个层次是知识和技能。“这本来应该是我们的强项,因为目前的教育模式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知识和技能的授予。”但效果如何呢?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和学生把短期记住名词、公式和规律等当作主要教学目的,而忽视了对核心观点和概念的理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知识的表面化和概念的僵化。
王夔说:“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到底是通过教育传授科学,还是通过科学进行教育?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不管从什么角度出发,改革教育体系都是必行之路。
比较当下的中美高中教育就会发现,美国中学生在学习中明显有着更丰富的选择:多样化的教材、大量的阅读、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和联系实际问题的探索性实验等;而中国中学生要面对统一要求、一本教材、标准答案。美国的高中生必须在假期参与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并撰写报告;中国高中生的假期则忙于上辅导班备战高考。
由此王夔呼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当特别关注高中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不仅决定了受教育者的一生,也事关国家创新人才计划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