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方面制约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2025年上半年,美国通过采取设备出口管制、数据访问限制以及人员监管等措施,对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形成了系统性制约[1]。
一、技术封锁:设备与数据库的双重壁垒
1月15日,美国商务部(DOC)更新《商业管制清单》,首次将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台式DNA合成仪纳入出口管制。这两类设备对免疫细胞分析及靶向治疗寡核苷酸合成至关重要,管制导致中国研究机构在细胞治疗和分子诊断领域面临设备采购延迟、成本激增的困境。
三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自2025年4月4日起禁止中国研究人员访问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SEER肿瘤数据库(1973年建立)、dbGaP基因组队列数据库(2007年建立)。
这些曾支撑国际流行病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资源中断,不仅将削弱中国研究的全球统计效力,更会阻碍跨人群研究的复现,威胁全球抗击癌症、罕见病及传染病等方面的合作进展。
二、安全监管升级:从设备管控到人员审查
6月3日,美国司法部(DOJ)起诉密歇根大学中国籍研究员,指控其涉嫌走私禾谷镰刀菌入境。美国检方将此案定性为“农业恐怖主义”,强调该真菌可能危害美国粮食安全[2]。
三周后,美国国会众议院三大委员会主席(科学委员会巴宾、中国委员会穆尔纳尔、教育委员会沃尔伯格)联合22名议员采取行动:致函NIH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要求审查涉案人员关联的960万美元联邦研究资金;要求密歇根大学提交所有相关监督合规文件及利益冲突审查记录。
《自然》期刊6月17日刊文指出,这些限制政策正在系统性削弱中国生物医学研究的全球贡献能力。当设备获取受阻、数据流动中断、科研合作蒙上安全审查阴影,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网络面临碎片化风险,最终将延缓人类应对重大疾病的共同进程。
(张秋菊 李宏 赵梦珂)
[1] US–China trade conflict threatens biomedical collabora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907-1
[2] Securing American Agriculture: Chairmen Babin, Moolenaar, and Walberg Seek Answers to CCP-Linked Bioagent Smuggling. https://science.house.gov/2025/6/securing-american-agriculture-chairmen-babin-moolenaar-and-walberg-seek-answers-to-ccp-linked-bioagent-smug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