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报告比较中美欧公共研发资助情况
6月6日,欧盟发布报告比较了欧盟、美国和中国的公共研发资助情况及其对欧盟的政策影响[1],提出三大经济体都实施了强有力的研发与创新政策,旨在推动欧盟在特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发投资,进而增强竞争力、确保技术领导地位和维护主权。报告提出欧盟需继续追求与“促进、保护和合作”相一致的战略平衡方法。
1、公共研发资金规模美国领先
公共研发资金的绝对金额方面,美国2022年支出1590亿欧元(约合13291亿元人民币)、2021年1300亿欧元,领先欧盟(2021年1060亿欧元)和中国(2022年770亿欧元,2021年690亿欧元),也超过了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而中国增长速度(2017年至2022年增长69%)快于美国(39%)和欧盟(22%)。总研发经费方面,美国2022年8770亿欧元,远超其他经济体,中国4350亿欧元,欧盟3570亿欧元。研发强度(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方面,2000年以来欧盟从1.8%提升到2.2%,中国从0.9%增长到2.6%,美国从2.6%增长到3.6%;公共研发投入强度欧盟(0.7%)和美国(0.7%)略高于中国(0.5%),但欧盟的私人研发投入强度低于美国和中国,且增长滞后,造成总研发强度落后。欧盟公共研发资金占总研发资金的比例为32%,美国和中国为18%。过去10年,如税收激励等间接支持在各经济体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国支持规模翻了一番。
2、公共研发资金分配结构中美欧存在差异性
部门分配方面,欧盟公共研发资金主要分配给高校(占比56%),而美国和中国主要分配给公共部门,占比分别为44%和65%,高校占比分别为32%和24%;欧盟和中国分配给私营部门的公共研发资金占比为12%,美国达到16%。而欧盟的框架计划中私营部门支出比例相对较高。2022年美国联邦预算总额1970亿美元,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获得740亿美元(占38%),国防部730亿美元(37%),能源部180亿美元(9%),国家航空航天局120亿美元(6%),国家科学基金会70亿美元(3.6%)。资助类型方面,欧盟相对更重视基础研究(占比21%)和应用研究(占比39%),而美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占比分别为14%、18%和68%,中国分别为6%、11%和83%。但美国试验开发资金占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防研发资金。
3、美国公共研发资助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而欧盟的资助则分散在各成员国
在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研发预算占比高达96%。相比之下,欧盟层面的研发资金在总公共研发资金中的比例在各成员国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2021年,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提供的资金在欧洲总公共资助研发中约占6%。然而,欧盟资金在国家公共研发资助中的比例差异显著,如立陶宛的公共研发支出中,欧盟资金占比高达48%,而荷兰、匈牙利和法国的这一比例仅为4%。
4、欧美中公共研发支持重点有所不同
欧盟框架计划作为全球合作研发与创新计划具有独特性,为40多个国家提供资金,并涵盖多种工具和对各主题领域的支持。美国以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等机构为特色,专注于开发颠覆性创新和新技术,促进思想快速转化为成功的创新。中国迅速加强了高科技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领域,通过投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资源并融合公共和私人资本来实现目标。
(王建芳)
[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ublic R&I funding in the EU, US, and China. https://research-and-innovation.ec.europa.eu/knowledge-publications-tools-and-data/publications/all-publications/comparative-analysis-public-ri-funding-eu-us-and-china_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