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统合创新战略2025
6月4日,日本政府发布《统合创新战略2025》[1],回顾了过去四年已经完成的任务,并对来年工作进行部署。针对科研范式和国际形势新变化,该年度战略更加强调生成式AI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安全。
一、从战略高度推动尖端技术研发
1、推进重要领域的研发活动
回顾:①2025年2月AI战略会议、AI制度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期报告》,形成了关于“发展AI的原则”的阶段性观点;提出《AI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法案》,为推动AI立法奠定基础。②2024年3月设立核聚变产业协议会并提出安全研发和应用的基本观点。2023年设立量子与AI综合研发中心(G-QuAT)。
部署:①兼顾AI技术创新与风险应对,将AI研发应用与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相结合。②持续推动量子、核聚变、空间、海洋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如修订《核聚变战略》和《材料创新战略》,将2025年视为“量子产业化元年”大力推动量子技术研发和应用等。
2、强化经济安全保障
回顾:2021年设立经济安全保障技术培育计划(K-Program),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开展研发资助。
部署:持续推进K-Program计划,拟设立“重要技术战略研究所”作为技术安全保障的智库。
3、推动大型竞争性资助计划并促进成果应用
回顾:①2023~2025年投资840亿日元(约合41.5亿元人民币)开展“战略创新推进计划”(SIP),投资300亿日元开展“研发和社会5.0桥渡计划”(BRIGE)。②2018~2024年投资4114亿日元开展“登月型计划”。
部署:持续推动SIP、BRIGE、登月型计划等大型竞争性资助计划,强调与人文社会科学等综合知识的结合,解决防灾减灾等挑战。
二、强化知识基础和人才培养
1、持续推动大学改革
回顾:①2025年正式启动10万亿元日元的大学基金,并对“国际卓越研究大学”首批入选者东北大学开展资助。②2023年开始实施“区域核心特色研究型大学资助计划”(J-PEAKS),截至2025年2月已遴选25所大学并开展资助。
部署:①启动“国际卓越研究大学”第二期遴选工作。②持续推动“区域核心特色研究型大学资助计划”(J-PEAKS),将大学改革与国际卓越研究大学、区域特色大学建设相结合,构建优良研究环境。
2、完善科研设施,实施开放创新
回顾:①2024年2月发布《学术论文开放获取基本方针》,明确学术论文开放获取的细则。②进一步强调国立大学、科研机构所属科研设施的更新完善与开放共享。
部署:①以提高现有光度100倍为目标,更新完善大型同步辐射设施(Spring-8),计划2029年启动下一代设施建设。②在AI和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影响下,推动日本学术情报网(SINET)与全国研究数据平台(NII Research Data Cloud)相结合,实现高效利用。
3、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和交流
回顾:2024年7月实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行动计划”,联合产业界的力量共同培养优秀博士人才。
部署:①在推进旨在形成世界顶尖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地建设、促进教育研究国际化等研究生院改革的同时,改善博士研究生及青年研究人员的待遇,2025年研究制定对博士研究生新的支持方式。②持续建设推动博士人才就业与流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发布博士人才在企业就业并做出贡献的典型事例等。
三、持续推动创新生态建设
1、持续支持研发型初创企业
回顾:2021年开始实施“初创企业倍增计划”(GSAP),截至2025年5月已经支持了500多家日本初创企业。
部署:①持续完善日本版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支持初创中小企业发展。②完善政府采购合同制度,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持续推动重点城市、区域和大学协同发展
回顾:2024年8月提出“全球创业园区构想”,旨在建立一批核心城市,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支持初创企业发展。
部署:①2025年遴选第二期“创业生态重点城市”,构建促进创业、支持初创企业发展的生态。②制定实施细则,推动“全球创业园区构想”落地。
3、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的良好循环
回顾:2021~2023年实现政府和民间研发投资连续增长,政府研发投入有望超额完成“5年投资30万亿日元”的目标。
部署:①持续推动博士人才和年轻人才培养,鼓励人才在不同创新主体间流动。②进一步强化政府资助机构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从事深加工、制药等行业的企业加大支持。
(惠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