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OMB要求澳英加欧提供其科学家与中国的合作项目

作者: 2025-06-26 09:31 来源:
放大 缩小

317日,《自然》杂志报道[1],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向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欧盟科研机构发出争议性调查问卷,要求接受美国资助的科学家申报与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的合作关系及“意识形态立场”,引发国际学界激烈反弹。此次问卷由OMB直接推动,与特朗普政府此前削减DEI、气候变化研究资金一脉相承。同时,美国地质调查局、农业部、国务院等多部门同步施压,要求海外合作伙伴48小时内答复。多国顶尖高校联盟斥责此举为“史无前例的政治干预”,恐重创全球科研合作体系。

1、欧洲大学界强硬抵制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证实收到问卷,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明确建议成员“拒绝回应”。荷兰大学协会主席Caspar Van den Berg痛批:“这是美国学术自由恶化的外溢,我们必须捍卫科学独立性!” 德国马普学会声明:“科学无国界,用政治滤镜筛选合作对象,将扼杀颠覆性创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匿名研究员指出:“我们研究气候技术,却被迫证明‘不反美’?这荒谬至极!”

2、澳大利亚“妥协求生”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首席执行官Vicki Thomson透露,部分高校已按政府建议回复问卷,主因美国是Go8最大国际金主。Thomson警告:“若问卷侵犯国家利益,将被视为‘外国干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Jane Smith向《自然》表示:“问卷试图将科学家变成意识形态警察,这是麦卡锡主义的复活。”

3、加拿大谴责政治化

加拿大U15联盟CEO Chad Gaffield指出,尽管部分问题涉及合理合规,但多数内容“将科研政治化,威胁知识进步”。

据《自然》杂志获取的36项问卷显示,美政府要求科学家披露如下敏感信息,问题11:所在机构是否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政党或“反美实体”合作?问题13:是否接受中国(含孔子学院、政府及非政府实体)、俄罗斯、古巴或伊朗的资金?需说明资金来源追踪机制;问题25:研究项目在“反制中国恶意影响”中发挥多大作用?问题36:是否影响美国稀土供应链安全?此外问卷评分机制暴露政治导向:符合“反移民”“保护基督徒”“支持稀土安全”等项目可获高分(总分180);与中国等“敏感国家”合作或涉及气候变化、性别研究等议题则被扣分。

此次问卷事件被视作“科技铁幕”向美国盟国延伸的标志性一步。其地缘战略意图是构建“去中国化”技术同盟,遏制中国科技影响力。20251月特朗普上任后,美政府已叫停387项中美联合研究计划,并立法禁止联邦资金支持“与中国有关联”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项目。2024年中美合著论文量已较2018年下降40%,新规或加速“脱钩”。《自然》社论警告:“当科学沦为意识形态工具,人类战胜疾病、气候危机的希望也将随之熄灭。”                                                                   (张秋菊)



[1] Trump team ‘survey’ sent to overseas researchers prompts foreign-interference fea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850-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