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TIF发布系列报告评估中国关键前沿领域的创新能力
2024年3月至9月,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连续发布10份评估报告[1],通过企业案例研究、专家访谈以及论文专利、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和政策制度等数据展开分析,对中国在机器人、化学工业、核能、电动汽车与电池行业、生物技术、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显示器等领域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美国在上述领域和全面的科技、产业中加强竞争的政策建议,意图影响下一届美国政府的科技及产业战略。
一、对中国各行业的创新态势评估
1、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低成本,尽管其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于西方先进企业。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晚至2050年将具备与发达国家同等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美国及其盟友不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有可能丧失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2、化学工业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更加关注用于电池、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方面的新化学品。外国公司仍然在许多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然而,中国在高质量的化工产品、化工行业的高端设备和领先的技术方面高度依赖发达国家。中国还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化学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该领域学术论文的主要来源,但是该领域的顶级研发人员数量偏少还是阻碍了创新。
3、核能技术
中国已在核反应堆技术方面全球领先,第四代核反应堆的能力可能比美国领先10~15年。虽然中国在尖端技术创新方面并不擅长,但在技术应用和部署方面表现出色,体现了系统和组织创新方面的优势。中国在该领域高影响力科学出版物的增长和全球专利份额的增加表明,中国民用核能企业未来只会变得更具竞争力。
4、电动汽车与电池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与西方同行保持相同水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处于领先地位,对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构成了挑战和威胁。例如,在高端车市场,中国企业相较特斯拉等企业竞争仍不落下风;在中端车市场,中国企业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5、生物技术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差距正在快速缩小,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物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和生物技术公司对外交易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仍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科技伦理监管较弱和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挑战。
6、半导体
得益于政府和市场经年累月的高额投入,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手机等的芯片设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而言,在大批量生产尖端半导体逻辑芯片方面,中国的创新能力可能仍落后于全球领先企业大约5年(两代),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可能落后更多。但若美国及其盟友选择安于现状,则有可能被中国后发赶超。
7、人工智能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可能很快进入世界顶级行列。过去十年,中国科研机构的创新研究造就了顶尖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在大模型和双语翻译方面的差距。尽管如此,美国在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转化为产品方面仍表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8、量子科技领域
中美在量子科技领域互有优势。其中,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安全、远距离通信方面优势明显;在量子传感领域与美国的水平大致相当;在量子计算领域严重落后于美国,尤其是在硬件和量子系统的应用方面。
9、显示器行业
中国在全球液晶显示器(LCD)生产中的份额已达到7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中的份额超过50%。中国在显示器方面的实力正日益推动其电视制造商的竞争力。但是,中国对显示器行业的积极补贴压低了价格,导致了产能过剩,从而压低了外国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
总体来看,ITIF系列报告认为,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高技术园区、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政策,在上述领域已构建了完备的产业和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并通过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等方式,持续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二、中国创新模式与体系分析
ITIF系列报告认为,中国试图采用一种截然不同的创新模式:不是从诞生到死亡再到新生的线性模式,而是更加循环的模式。中国的模式是首先从已有的来源引进创新,涉及直接获取外国科研成果和数据、复制和对外国技术的逆向工程、对寻求中国市场准入的公司强制转让技术,以及从领先者那里获得技术许可等。
中国创新模式包含10个基本要素:强大的科学和工程能力;积极争取和保持技术领先;庞大的市场规模;迅疾的创新和部署速度;集群化的本地供应商;政府给与大量的创新补贴;不断扩大的创新企业规模;加强各领域的专业化;给与创新的容错空间;全面综合的长期创新战略。
虽然中国这种创新模式可能无法实现激进的“熊彼特式”发明,但它可以在创新和持续改进方面取得行业领导地位,并增加全球市场份额,这通常会削弱更具创新性的竞争对手。相比之下,美西方的线性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科学研究体系、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全球市场的准入。
三、对美国的相应建议
对此,ITIF在总结报告《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先进工业的领先创新者》中建议美国应进一步采取长期性应对措施,巩固和扩大在相应领域的竞争优势,以保持领先地位。一是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促进关键前沿技术创新。二是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美国消费者采购“美国制造”的设施、产品和服务。三是针对少数关键物项或侧重于真正的“咽喉技术”,继续采取“目标明确、措施严格”的贸易出口限制政策,对相关企业、国家实施出口管制。此外,美国的出口管制应寻求盟国的多边支持。 (李宏 王海霞 赵梦珂 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