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202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

作者: 2024-10-29 14:25 来源:
放大 缩小

5月22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2024年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1],全面概述了2022年德国联邦和州政府在研究与创新领域的活动,并提供了有关德国研究与创新体系的事实和数据。

1、研究和创新投资的增长。2022年,德国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方面的总投入巨大,达到1214亿欧元(约合9502亿元人民币),约占德国GDP的3.13%,未来德国这一比例将提高到3.5%。德国研发支出中,主要融资部门是经济部门,比如,在2022年其研发投资为818亿欧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60亿欧元,增幅为8.0%,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德国各行各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该报告显示,2022年德国的研发人员达到78.5万人,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由于研究与创新有助于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创造繁荣、保持竞争力、确保欧洲技术主权、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德国政府在《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中制定了研究与创新政策框架,以确保取得更多进展,增强德国的创新能力,并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2、跨学科和国际合作。优秀、独立和国际化的基础研究拓展了技术可行性和认知边界,从而促进了未来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创新。因此,基础研究对即将到来的创新转型至关重要,也将对德国和欧洲的技术主权、塑造可持续未来做出重要贡献。现代、独立、创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德国科研的核心,拥有强大的研究基础设施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德国必须为研究基础设施创造空间,以促进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研究人员的交流。

3、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日益依赖于数据这一关键资源。为确保科学和工业的未来生存能力,必须运用高效的基础设施来管理和利用数据。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认为,负责任地提供和利用数据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为此,需要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数据空间、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的相关技术,以推动数据的可利用性。为充分发挥数据潜力,特别是在工业、交通和医学领域,需要通过符合数据保护规定的研究数据基础设施来开发和连接不同的数据集。数据应遵循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复使用(FAIR)原则,确保与新数据、其他跨国或全球的数据集进行连接和互操作。数据基础设施不仅应服务于科学界,还应面向公共管理部门、民间团体和企业界,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

4、气候、环境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充分利用数字关键技术带来的机遇,德国将发展创新力量作为优先事项。包括扩大现有的创新发展机构,引入新的创新机构。关键指导原则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和框架条款来改善转让条件,特别强调大学与风险资本的作用。政治措施需要全面考虑创新发展,加强创新生态和社会创新。通过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创新机构,如联邦跨越式创新署和网络安全创新机构,德国的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机构不仅支持有潜力的创新项目,还通过创新竞赛推动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企业推进技术开发的关键,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框架。德国联邦政府正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知识产权转让效率,如建立知识产权转让工作组和“知识产权转让3.0”试点项目。德国通过“集群成就未来”倡议和“集群卓越计划”加强创新网络和跨学科合作,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5、教育和人才培养。数字化和去碳化正在改变社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也会改变德国作为商业和创新中心的地位。为了能够以自主的方式应对这些影响深远的变化,需要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技能。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数字、社会、生态、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技能。人口结构变化正在改变劳动力结构,一方面需要挖掘国内技术工人的潜力,另一方面需要招聘国际技术工人和顶尖研究人员。科研人员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透明可靠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于在国际竞争中吸引顶尖人才、从国外招聘和留住优秀专家至关重要。此外,必须打破性别偏见推动职业选择,例如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护理专业。更好地利用留学生作为未来的技术工人。德国正在推动教育领域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和数据技能。为此,德国正在支持发展和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数字媒体技能。                                  (刘莉娜)



[1] Bundesbericht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 2024. https://www.bundesbericht-forschung-innovation.de/files/BMBF_BuFI-2024_Hauptband.pdf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