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评估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
1月12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能源技术展望2023》报告[1],指出各国正积极抢占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主导权,带来新的技术供应链风险和机遇;中国目前主导大多数清洁能源制造和材料供应环节,至2030年左右仍将在清洁能源设备供应链市场和关键材料供应链中占据主要地位。报告要点如下。
一、全球能源供应链处于转型与颠覆阶段,如期实现气候变化控制目标须加快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部署
能源和气候政策的日益强化、技术的加速进步以及新的能源安全问题的出现,将加速推动形成全球清洁能源新业态。全球2022年清洁能源投资达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全球能源投资总额增长量的70%,但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仍有80%。
清洁能源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要弥补国际能源署提出的净零排放情景下的产能差距,全球到2030年需累计投入1.2万亿美元(按2021年购买力水平),支持低排放电力、低排放氢、低排放合成碳氢燃料、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卡车、建筑热泵等6类清洁能源技术的矿物开采、关键材料生产和设备制造,但目前各国宣布的投资额仅约这一数额的60%。由于供应链的新增和扩张周期较长,需要尽早调整政策、加强部署。
二、各国竞相抢占清洁能源技术未来制高点,中国在2030年前仍将主导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市场
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多年来的发展受益于国际贸易。例如,中国制造的光伏组件约一半出口至欧洲和亚太地区;电动汽车大部分零部件由亚洲流入欧洲,其中约25%的动力电池由中国出口。但近期大国竞争暴露出来的非传统能源安全问题促使各国开始加强供应链韧性,通过多种方式重组清洁能源供应链。主要经济体将气候行动、能源安全、产业战略相结合以寻求政策红利,如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欧盟REPowerEU计划、日本《绿色增长战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等均提出了建立自主可控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措施。
中国在2030年前仍将主导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市场。从各国已宣布的制造项目看,即使其都落实到位,中国到2030年仍能满足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较大比例市场需求,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90%、电解槽市场份额的1/3。此外,全球大多数已宣布的清洁能源关键矿物资源加工和精炼项目都位于中国。到2030年,中国新增铜产能将占全球80%,还将主导关键金属精炼产能(钴占比95%,锂和镍占比约60%)。
三、建议各国合理制定未来清洁能源产业战略,强化政府参与
报告认为,能源成本将继续成为高能耗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清洁能源的成功转型将带动工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将成为所有国家清洁能源新业态的支柱,包括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大部分国家不可能在清洁能源技术供应链各领域都进行布局,建议各国综合考虑气候行动、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制定合理的清洁能源制造产业战略;全面考虑本国资源禀赋、国内市场、高技能劳动力、行业协同发展效益等因素,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并使之成为核心支柱;对清洁能源供应链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缩短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许可周期,激活供应链关键要素的投融资,前瞻分析未来人才需求,加速早期技术创新;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因时因地促进国际合作。 (李岚春)
[1]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23. https://www.iea.org/reports/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s-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