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全球趋势2035》报告

作者: 2019-01-11 16:32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811月,欧洲议会发布由欧盟政策研究中心(CEPS)完成的《全球趋势2035》报告[1],分析了至2035年经济和社会领域当前和未来的全球趋势,及其对欧盟的潜在政策影响。报告认为,全球层面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人口继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二是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欧洲相对大幅度衰落,到2035年,欧盟27国可能不再是三大经济体之一,大多数成员国将更多依靠全球市场而不是内部市场,从而加强了离心力。

  一、至2035年的全球经济社会大趋势

  报告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全球化、产业与技术转型、气候变化与能源和资源竞争、不平等五大方面总结了至203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以下预测: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世界将倾向于更加多极化的体系,其重心从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转移,如美国和欧盟。有关结论包括:

  1、人口增长持续,老龄化加剧,E7经济体需得到关注

  全球人口增长将持续,联合国最新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口将增加到87亿以上,之后仍以1%的增长率继续增长。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重,尤其是日本,中国虽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应对扶老比(工作年龄人口扶养老人比率)应该比较容易。经济方面,未来需要关注两类经济体:G7E7(即7个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到2035年,各国占世界GDP的比重,中国20%24%,美国13%16%,欧盟11%12%,印度9%12%,中国人均GDP有望翻番,但仍不到欧盟的一半。

  2、全球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中美欧成为全球三大经济主体

  由于领导层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全球化进程的不确定性。以贸易量占GDP比重而言的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可能已经达到顶峰,鉴于中国可能起主导作用,虽然目前美国总统对全球贸易体系带来重大攻击,但长远来看全球经济体系的主要不确定性取决于中国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程度有关的两个政策选择,一是中国会选择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是倾向更多的政府控制,二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中国政府在未来10年左右允许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到2035年,经济主体可以更多地讨论G3G2G1,中国第一,美国第二,欧盟远远落后但仍处第三。

  3、能源和资源竞争中,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存在困难,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政策困境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进一步显著下降,存储成本也迅速下降,减轻了其作为供电来源的间歇性的缺点。目前的关键不确定性是这些成本削减是否会持续,由于到目前为止,成本降低主要源于核心技术的进步,但系统成本包括许多其他因素,削减成本存在更多困难。到2035年,气候变化情况更加引人注目,相关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政策可能会陷入困境,因为在当今新兴经济体积累的庞大的新全球资本可能会使转向低碳经济的成本非常高。

  4、美国不平等问题持续加剧,但欧洲表现乐观

  人们普遍认为不平等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美国的不平等持续增加,但相比之下,数据并未证实整个欧盟不平等普遍增加的趋势。

  二、产业与技术转型的方向及其影响

  在产业与技术转型方面,报告提出,如果以IPC专利申请的数量增长来看,技术进步在大大加速,但以专利授予情况来看,自2000年左右专利授权数量达到峰值,近期开始下降。报告总结产业与技术转型的主要方向如下:

  1、数字技术将为技术转型带来无法预测的变化

  数字化必将破坏现有的商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数据驱动的多样化平台,但平台化的互联网可能会耗尽其潜力,从而导致更加分散的架构。

  2、摩尔定律的终结,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兴起

  硬件的发展趋势包括:功能的虚拟化、大规模的成本降低,以及从CPU到更高效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和张量处理单元(TPU)的转换。而真正的变化可能是未来几年量子计算的出现及其商业化,以及生物计算机的兴起。即使摩尔定律放缓,由于并行计算、神经网络结构和量子技术的进步,计算将继续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

  3、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

  区块链预计将逐步取代许多领域的现有基础设施,到2035年,税务报告、电子身份数据库、投票方案可以在区块链或其他形式的分布式分类帐技术上运行。人工智能将在模拟和补充人的智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人体增强可能成为当时的新平台。同时,可能会看到被描述为“人类软化”过程的开始。物联网是最成熟的新技术,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300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到2030年将有1250亿台设备连接,据预测,这些互连设备的真正枢纽将是人体:把物联网转变为“我的互联网”。

  4、人工智能对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性

  预测未来17年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困难,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是否能够促进新技术扩散,及通过适当的支持措施解决失业和技能侵蚀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广泛传播,且与其他通用技术一样,在补充性创新得以开发和实施之前,其全部效果将无法实现。因此,一方面潜在的变革性技术大大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过去10OECD国家包括新兴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显著放缓。麦肯锡和普华永道报告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连同劳动力和资本成为生产的第三支柱。

  5、技术进步将影响就业,但长期来看可能扩大就业机会,同时带来工作组织方式的变化

  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低技能行业。在欧洲,德国和意大利是受自动化影响最大的国家,约25%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削减。总的来说,自动化将继续取代人类工作,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集中在特定部门,在短期内可能影响就业,但从长远来看,与其他工业革命期间发生的情况类似,应创造就业机会。技术同时带来工作组织方式的变化:从以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企业为中心的方式,即企业更多是基于项目的工作,并基于项目来挑选工人。

  6、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地缘政治趋势,加强全球竞争

  与数据技术相关的地缘政治趋势包括:超级计算机竞赛变得政治化,并给密码学带来新挑战。人工智能与数字主权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各国希望控制其数据的存储位置,因为这是防止数据被盗以及行业知识占用的关键保障。网络战几乎将成为唯一的战争形式。

  (王建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