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分析公众参与研究议程制定的要点

作者: 2018-02-08 10:07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7128日,OECD发布《开放研究议程制定》报告[1],指出许多国家正推动研究议程制定的公众参与,目的是提高研究效率、质量、相关性、透明度和可信度,同时数字化为与公民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新机遇。报告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了研究议程制定中促进公众参与的原因、做法和共性经验。

总结公众参与研究议程制定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获得非专家群体的反馈和意见;使研究议程设置更具包容性和参与性;更好地了解公众的关切和需求;为科学解决社会挑战提供不同的观点;作为一种激发创新的方式,获取新服务和产品开发有关的未来需求的想法;增强决策者、公众、科研人员间的相互了解,加强科学政策的社会共识;促进科研人员和公众的能力建设,科研人员可以学习如何与非专家人群进行交流,公众可以了解研究过程;改变公众对科学的看法。

通过案例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

1、公众参与开放研究议程的制定具有必要性

公众参与开放研究议程制定可以成为传统的政府和/或学术界研究议程制定的一个强大的、有益的补充;公众参与中可以产生新的研究思路;管理科研人员与公众的期望至关重要,如存在强烈的不协调现象则成功可能性降低。

2、实施开放研究议程的关键是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标准和测试方法,也可以利用在线/数字工具和个人互动的方式;需要有清晰的逻辑设计,并明确定义责任和任务,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等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议程设置可能会非常复杂,应有措施来应对这些新挑战;为维护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需重视透明度和开放性;有效的参与过程需要定期交流和反馈。

3、需重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的占有与影响的评估

为确保议程被纳入并转化为研究项目,需有与资助机构的合作;做好整个工作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专门知识;理想情况下,评估应该从一开始就纳入议程设计之中,以便进行监测和影响评估,从而持续改进方法。                            (王建芳)




[1] Open research agenda setting. http://dx.doi.org/10.1787/74edb6a8-e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