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科学、技术与产业记分牌分析创新及数字变革趋势

2018-01-09 17:49
放大 缩小

20171122日,OECD发布《科学、技术与产业记分牌2017:数字变革》[1]报告,分析了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特别是数字变革对科学、创新、经济及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影响,旨在帮助政府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制定更高效的科学、创新和产业政策。主要结论包括:

1、美国仍为全球最大研发执行者,中美成为推动创新的主力军。2015年,美国国内研发支出超过5000亿美元,其次是中国(4090亿美元),超过了欧盟28国(3860亿美元)。以色列和韩国近年来增长迅速,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超过4.0)。OECD经济体在全球研究与开发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大多数经济体的人员成本占研发总支出的大部分。在过去15年间,中国高影响力的科研工作翻了3倍,在TOP10%高被引论文中占比达14%,成为仅次于美国(25%)的第二大科研强国。俄罗斯的科研绩效从2005-2016年的增长了超过4%

2、前沿技术高度集中在少部分创新企业。在各经济体内,少数企业贡献了大部分的商业研发。在加拿大和美国,国内研发50强占其全国企业研发的40%,在德国和日本,这一比例为55%。世界研发前2000位的公司总部集中于少数几个经济体,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中国,而以上三国研发支出总额约70%集中于排名前200位的公司。这些研发排名前2000位的公司是数字技术研发的领导者,拥有全球约75%的信息通信技术专利,55%的信息通信技术外观设计,以及75%的人工智能同族专利。顶尖企业研发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发动机、自动驾驶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连接、转换与传输技术等。

3、各国创新政策重点关注促进长期高风险研究及资助创新创业。当前各国创新政策主要关注如下方面:减少数字鸿沟,发挥女性在科学与创新中的潜力;资助长期高风险研究,解决痴呆症等全球挑战;促进科学的开放获取;促进国际合作与人才流动;支持企业创新,资助创业与创新;促进科学卓越性。各国都重视对长期高风险研究的支持,2007-2016年大部分OECD国家政府研发投资占政府总支出及GDP的比例都在下降,但各国政府在逐步增加对长期高风险的、应对社会挑战的研究的支持,如美国20161490亿美元的政府研发预算中,60%用于国防和空间相关的研发领域。此外,许多国家将大笔的政府研发经费用于解决农业、环境等社会领域的挑战。

4、数字技术发展迅速,中国表现突出。2012-2015年,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开发了70%100%世界排名前20的信息通信前沿技术。美国领先的技术领域为支付协议、传输设备、数字视频信号编码;中国表现最活跃的领域是光调制与控制。根据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数据,2010-2015年人工智能发明专利平均每年增长6%,是所有专利年均增长率的两倍。日本、韩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专利中占比超过62%,近30%的医学诊断专利涉及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在机器学习领域,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紧随其后。机器对机器通信(M2M)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20176月,中国占全世界机器对机器通信SIM卡用户的44%,是美国占比的三倍。

5、数字变革对各行业的影响各异。与信息通信技术产出相关的大部分增加值都来自其他经济部门。在全球对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来自其他经济部门的非信息通信行业增加值在增加值总量中占19%-34%;在中国这一比例达41%。电信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数字密集性一直居于首位,而农业、矿业和房地产业一直处于末位。该指数在其他行业具有更强的异质性,表明转化率不同。尽管目前几乎所有企业的运营都离不开信息通讯技术,但其效果取决于纳入商业流程的信息通信技术工具的类型和复杂程度。

6、应对数字变革需要更广泛技能的培育。创造、采用并有效运用新技术需要适当的技能,研究显示,各经济体的人员在工作中运用信息通信技术越频繁,则涉及较复杂任务的“非常规工作”的比例就越高;如工作的信息通信技术密集程度超出普通工作10%,时薪最高可比后者高出4%。此外,当信息通信技术和需要管理和沟通技能的任务结合时,员工会获得额外奖励。数字密集型行业的员工不仅在如读写、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在沟通和创造力等非认知技能上也更加突出。                                                (王建芳)



[1]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2017.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68821-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