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智库认为中国创新转化效益低影响科技进步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科技的发展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智库的持续关注和分析。近期,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和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接连发表了评价中国科技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的报告。欧洲报告指出,中国正在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重要研发活动地,但是海外留学生的回国倾向并不高,所以需要发展世界级的优秀本土科研机构,真正支持科学家的能力发展;美国报告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存在着统计数字上的“虚胖”,仍然与世界上最先进经济体的创新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创新的高投入并没有转化为成功的创新性产出,主要体现为高科技研发与市场的连接仍然不足。该报告分别对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如何加强与中国的科学联系、如何在战略上应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一、欧洲《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挑战》
7月4日,欧洲著名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发布了《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挑战》研究报告[1],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对以美欧为主的西方科技强国的影响,建议欧盟加强与中国的科学联系,以便在未来的多极科学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布鲁盖尔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经济学和欧洲政策治理研究,是近年来成长最快的国际智库之一。
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建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体系,2050年实现全球科学和创新强国的雄心似乎触手可及。中国与欧盟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科学出版物的数量已经相当,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数量方面已经与美国相当。在研发活动方面,由于中国科技的崛起,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研发活动场所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在全球顶级研发型企业的名单中,中国企业的数量仍然偏低,但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在数字硬件和软件投资领域。例如,华为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全球第八大研发企业。近年来,在技术硬件领域,华为提出的专利申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第二。所以,中国已经被视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重要研发活动地。
中国科技的崛起将对现有发达国家的科学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它将逐步改变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不断流失的局面。过去,这种单向的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力量,反而补充了发达国家的科学机器,未来这种局面将逐渐削弱。例如,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超过一半的科学人才来自于国外,尤其是亚洲、特别是中国。但是,目前的数据表明,来自中国的高端人才流动开始变慢,美国和整个西方开始担心能否继续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科技体系服务。根据OECD的数据,2013年美国的国际留学生和国际学者数量全球占比从2000年的25%下降至19%。
中国正在积极培养和寻求国内人才。希望通过提高学者的收入,在政府机构提供更多的职位,提供房屋、设备、科研团队和税收优惠等待遇来培育和资助更多的本土科学家。
但中国目前的科学增长模式仍需要吸引越来越多的训练有素的海归科学家。不过,在美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留学生的回国倾向并不高。中国一直在派遣留学生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希望他们获得最好的自然科学和工程能力训练后回国。数据表明,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博士研究生群体中,中国留学生所占比例最大,2013年大约占总数的29%,甚至占美国每年获得博士学位学生总数的7%。但是,数据也证明,中国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回国率不高,至少在他们博士毕业后几年内很低。获得博士学位后,中国学生有84%计划留在美国,特别是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中国学生(占美国每年获得博士学位学生总数的38%),而全球所有外国博士计划留在美国的平均比例为75%。
所以,中国需要发展世界级的优秀本土科研机构,以便中国科学家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回来后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合作网络。目前,美国仍然是中国学生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地,这增加了中美科技合作和交流的互惠性,帮助了中国科技逐步赶上并与世界水平衔接,也帮助美国保持了科学前沿的地位。而欧洲国家不太注重与中国的合作。但中国科学的崛起会对发达国家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和经济需要中国的市场,此外若中国继续吸引其海外科研人才回流,发达国家会发现其人才队伍和知识库将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欧盟应采取措施强化欧洲科技一体化,再加强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吸引来自中国的科技人员,也支持他们回国发展,同时开放欧盟的框架计划。这样才能强化欧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未来多极化的世界科技版图中保持自己一极的地位。
二、美国《科技胖龙――中国创新驱动的比较研究》
8月29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了印第安那大学教授、CSIS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Scott Kennedy领衔撰写的《科技胖龙――中国创新驱动因素的比较研究》报告[2],肯定了过去10年中国的创新力正在逐年上升,但称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存在着统计数字上的“虚胖”。
该报告是CSIS针对中国商业和社会经济研究系列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系统考察中国的发展趋势,通过国家比较分析中国创新发展的现状。报告提供了有关中国创新投入的数据(如投资)以及不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如知识产权和商业表现)。这项研究主要依赖于定量指标,特别是各类知识产权和商业价值指标,以便测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进行跨国比较。定量分析之后,还进行了与美中两国企业高管、行业分析师、投资者和政府官员的访谈。
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绩效在最近10年的一些指标上逐渐改善,远远超过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表现,但中国仍然与世界上最先进经济体的创新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最重要的是,中国对科技的高水平投入并没有顺利转化为成功的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这样低水平的“新陈代谢”难以达成成功的高科技进步。所以报告的作者将目前的中国描述为一个高科技“胖龙”。
报告认为,中国目前的研发资金数量空前。银行和新的学术基金都参与了这项投入行动。但是,现在是否能产生商业效果是决定中国科技投资的核心因素。虽然这是对中国过去投资体系忽视科技创新的改善,但是中国可能矫枉过正了。根据201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年2090亿的研发资金中,只有5%用于基础研究,10.8%用于应用科学研究,而84.2%的资金都投向了对已有技术的商业开发。由于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基础技术方面的开支比例偏低,这种短期内对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进行大量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未来将会越来越少。
相较原来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广泛存在的情况,现在中国对知识产权是高度维护的。中国现在申请专利的数字直线上升。与2000年只有17万个专利申请相比,2015年中国国内有高达280万个专利申请。华为公司更成为了世界上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但是,中国还没有完全避免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甚至在某些方面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仍在加剧。此外,中国现在虽然可能是一个知识产权“大国”,但仍然还是一个知识产权“弱国”。观察专利许可证和专利权使用费、知识产权兼并或收购、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指标,中国专利仍然缺乏商业价值。2015年中国只有21%批准的专利是创新专利,其他均为设计专利。2015年中国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7.5亿美元,2012年(能得到的最新数据)美国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152亿美元。
数据表明,中国投入在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超过了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中国企业获取了一些行业的更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最商业化的行业。制造业产值、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都在绝对增长,而且纯国内企业份额日益扩大。所以,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驱动因素可以被描述为“足够好的市场型创新”,但并没有占据创新链的高端。从消极的角度来看,中国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和资金,但仍然不是发展高技术的领先国家。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中国创新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其制造业强大能力的渐进体现,以及国际上隐性的知识积累和扩散,还有中国庞大强劲的市场所提供的机会。
报告最后指出,随着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产业链的高端,无论能够从中国政府那里得到多大的资助和支持,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和海外市场的互动中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同样需要决定如何在战略上应对中国发展的方法。他们可以采取坚定的立场反对或试图影响中国目前的做法(只注重投入,不关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牺牲外国科技企业利益的条件下保护本国企业),或离开中国。但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不小心应对,它们最终都会受到中国的深远影响。
三、美欧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注重点及借鉴意义
美欧两报告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布鲁盖尔的报告更多考虑中国科技发展对中国人才流动方向的影响,以及欧洲的对外科技合作的策略和应对中国科技崛起的对策;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更多着眼于分析中国科技的真实实力,特别是创新企业的崛起路径以及对中国市场开放度的影响。但二者都直接认可了中国在创新领域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带来的快速成长以及未来的超级影响力,其最终指向都是尽量进入未来中国巨大的市场。
《科技胖龙――中国创新驱动因素的比较研究》报告发布后在我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但认真研读后会发现报告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科技发展与市场引导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科研水平。实际上体现了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视,注意到中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科技研发,而且科技创新力的发展正使中国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而报告所提出的“中国科研投入虽多,但产出效率有问题”,也的确是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情况。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两报告(特别是美国智库的报告)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批评内容,也指出了中国在创新领域仍然存在效率不高,科研与市场化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改进。总结建议了中国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同时弥补高端研究与技术转化不足的问题。
美欧智库的分析为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和高科技领袖,提供了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借鉴。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