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ST分析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并展望中日合作前景

作者: 2017-06-30 10:26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610月底,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下属的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CRCC)发表《中国环保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报告[1],重点分析了我国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处理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对中日环保产业合作的前景和投资方式进行了展望。该报告由CRCC组织中国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相关学者共同撰写,日方负责遴选课题和统筹稿件等工作。

一、中国的水污染处理

水污染处理包括饮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3个方面,以民众较为关心的饮用水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饮用水基础设施和普及应用情况

中国的地下输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9-2014年饮用水的地下输水管道总长保持6.55%的年增长率,公共生活用水的普及率由200686.67%增长到2014年的97.64%。同时,饮用水地下输水管道出现泄漏的现象也较多,2014年城市事故率约15.5%、县乡约13.6%

2、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

从全球范围看,饮用水处理技术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包括过滤、沉淀、氯气消毒等净水技术,中国90%以上的处理厂使用该技术;②臭氧处理、活性炭吸附等第二代技术,中国正在推动发展此类技术;③环境恶化造成水源大量出现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能够去除有机有害物等的第三代饮用水技术开始出现,以膜分离技术为主,中国仅有部分城市应用了该技术。目前,中国的饮用水处理以第一代技术为主,对可溶解有害化学物质效果有限,不能满足民众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

3、饮用水市场的发展前景

当前,水服务业正由“便利时代”“健康时代”向“环保时代”迈进,后者需要水处理、家电生产、设备制造等全面发展,满足民众健康、节能、环保、社会公益等多方面需求,将带动诸多新产业发展。

中国的水服务产业相对滞后,由普通的“水”到健康的“饮用水”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中国没有形成完善的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水价的机制,这也是一些饮用水企业长期亏损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正在调整水资源定价方式,改革水服务业的运营管理方法,引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水处理工程和设备的效率,以促进该产业的有效发展。另外,家用净水器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未来,只有发展目标明确、符合环保要求、处理效果明显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

1、污染物排放情况

大气污染物一般包括COSO2NOO3、烟尘等,中国的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2013年,国内的SO2的排放量为2043.9万吨,来自工厂、城乡生活的比例分别为89.8%10.2%;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2227.4万吨,来自工厂、城乡生活、汽车的比例分别为69.4%1.8%28.8%;烟尘的排放量为1278.1万吨,来自工厂、城乡生活、汽车的比例分别为85.6%9.7%4.6%

2、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投资前景

大气污染治理主要包括脱硫、脱销、除尘三大领域。十二五期,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总规模已达2987亿元,其中脱硫产业244亿元人民币、脱硝产业1200亿元人民币、除尘产业374亿元人民币、可挥发性有机物815亿元人民币。未来3年,脱硫、脱硝、除尘市场将分别产生608亿、550亿、482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发展前景较好。

排放管控是针对工厂最主要的污染治理方法。根据最新的产业标准,火电站需达到清洁利用超低排放、氮氧化物50毫克/立方米以下、SO2达到35毫克/立方米以下、烟尘5毫克/立方米以下的目标。为此,中国正力促进火电站技术改造升级,主要围绕清洁利用超低排放和去除粉尘两大任务展开。

脱硫产业有较好的投资机遇,用以提高脱硫设备的性能。目前,脱硫市场的投资对象为催化剂,一般寿命1-2年,需求较为稳定。

除尘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特别是钢铁、水泥产业的除尘工作尤为重要。当前90%以上的火电站均采用电气除尘设备,未来将逐渐更新为袋式除尘设备,其中隐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中日合作前景

1、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当前,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中短期目标是处理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污染最为紧迫;长期目标是调整能源结构,目前水能、核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依然很低,加之空气污染的压力,中国对火力发电的改造升级投资最大。

同时,民众对解决水污染也有迫切需求,但政策和投资比较滞后。大型煤炭企业虽然制定了技术升级的政策,但缺乏可靠的技术的支撑。另外,中国在环境监测测量、治理效果评价等方面力量薄弱,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指出,资金不足是中国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投融资机制不健全、对民间资本的运用不足的主要原因。

2、中日环保产业合作前景和方式

中国拥有广阔的环保市场,据推算,“十三五”期间的节能环保市场投资总量将达17万亿元人民币。日本的节能环保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日两国在环保领域开展合作可实现双赢,特别是在室内空气净化、家用饮用水净化、可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与处理等三方面合作前景良好。

另外,报告总结了两国环保产业投融资的主要形式及其优劣势,并展望了每种形式所适宜的投资对象和项目。详见下表。

1  中日环保产业合作投融资形式

名称

优劣势

投资对象

投资项目

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国家财政向环保项目建设直接投资,包括补助支出、租税减免等方式

优势:大型环保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运行成熟;劣势:投资范围有限、受政府财力的制约

公益性强、市场参与不足的领域

大型环保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新能源开发项目等项目

银行贷款:企业从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贷款,用于环保项目建设

优势:企业实施环保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运行成熟、应用广泛;劣势:项目预期收益不确定,银行积极性不高

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和预期收益较高的领域

技术和设备研发、技术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污染防治等

股票、债券: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以募集资金

优势:融资成本低,风险分散;劣势:受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的影响,融资门槛较高

具备一定规模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技术和设备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等

国际融资:政府或企业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募集资金,包括国际债券、国际股票、外国政府或金融组织贷款等

优势:融资成本低,风险分散,融资工具广泛;劣势:受投资项目、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的影响,融资门槛较高

公益性和收益性较高的领域

环保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新能源、新材料等

环境产业基金: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成立基金,通过贷款、风险投资、购买企业股票或债券等方式提供资金

优势:投资额度大,成本低,运行成熟;劣势:受项目预期收益率、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影响,融资门槛较高

规模大且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收益高的领域

技术和设备研发、节能减排、污染防止和治理、新能源、新材料等

建造-经营-转让模式(BOT:政府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约定期满后签约方将该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优势:将风险转移,政府财政负担低,运行成熟;劣势:在各阶段存在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竞争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运营保护风险均较高

公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

转让-经营-转让模式(TOT:政府在项目建设期间转让财产权或经营权,约定期满后签约方将产权或经营权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优势:融资成本低,政府负担低,吸收民间投资;劣势:建设初期资金负担重,过渡期可能产生资产流失的风险和委托代理的风险

公共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

资产证券化(ABS:以项目资产为基础,以项目预期收益为保证,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优势: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低;劣势:对项目的预期收益要求较高,融资过程复杂

收益高的领域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设备研发、新材料、新能源等

  惠仲阳)


[1] 科学技術振興機構:中国環境産業技術の発展状況. http://www.spc.jst.go.jp/investigation/downloadds/r_2016_04.pdf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