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五期科技基本计划》提出今后5年科技发展战略

作者: 2016-03-07 09:12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一、以科技创新支撑四大国家目标

1、打造未来能够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国家。经济增长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支撑日本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率先解决资源、能源、安全和人口老龄化等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将这些活动与新兴产业培育和促进就业积极联系起来。

2、建立国家与国民安全、富裕、生活高质量的国家。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实现国民在物质、精神上的富裕,是国家的使命。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的发展,加快日本实现未来安全且富裕高质量生活的步伐,成为国民引以为自豪的国家。

3、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家。针对全球变暖、海啸和新兴传染病等全球性重大灾害,日本应通过自主的知识产权与创新为世界做出贡献,成为率先解决全球性问题主要国家。

4、成为知识资产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日本必须以拥有高度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基于科学发现、发明等产生的新的卓越知识以及新文化价值的创造活动,与经济、社会、公众价值创造相联系形成创新。

二、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实现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四大核心支柱

1、致力于创造领先大变革时代的未来产业和社会变革

(1)通过研发解决未来挑战。为强化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要积极创造新的价值,率先引领变革时代。2013年启动的“颠覆性技术研究计划”(ImPACT)将对日本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带来重要变革。

(2)实现领先世界的“超智能社会”。“超智能社会”是人类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新型社会,所以称为Society5.0。在ICT与物联网的发展中,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描绘了引领第4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性制造业。可以预见,ICT将深入发展,由此会实现生产、流通、销售、交通、健康、医疗、金融、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的产业结构变革,引发人们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日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ICT,强力推进和深化“Society5.0”。

(3)加强超智能社会的服务平台基础技术研发。日本要建成引领世界的超智能社会,必须加强对网络空间中信息流通、处理、储备的相关技术的积累和创新,才可能创造具备新价值的核心优势基础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测量技术等。

2、率先解决经济社会问题

(1)确保稳定的能源与能源利用方式。日本大地震后伴随核电站的停止造成的电力供给减少主要是通过增加火力发电来弥补。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顺利,但却形成了非常脆弱的国家能源供给结构。日本必需谋求能源的稳定保障与有效利用,努力创造革新的技术,具体包括:在工业、民生及运输各部门,谋求节能技术等的研发与普及;优化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

(2)保障粮食的稳定性。灵活利用低成本的ICT或机器人技术、大规模生产技术,加快农业智能化,利用新的育种技术开发高品质、高产的农林水产物,提高收益,构建新的粮食商业模式。

(3)实现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发日本的制药与医疗器材及医疗技术,谋求提高医疗相关领域的产业竞争力,为日本的经济增长做贡献。稳步推进面向癌症、痴呆症、精神疾病、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与疑难杂症的研究开发。

(4)开拓国家战略性科学前沿。海洋科学方面包括:冰水域、深海部分、海底的海洋的调查、观测技术,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运输、观光、环境保护等有助于海洋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技术。航空航天方面包括:卫星定位、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广播、航天运输系统、航天科学、探查、载人航天活动、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等技术。

3、强化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

(1)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促进青年研究者的培养、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流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

(2)加强国际研究网络的构建。吸引国外优秀科研人员,参与国际计划,向国外机构及大学派遣日本科研人员。加强与新兴国家合作。

(3)推进开放科学政策。日本将以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为目标,依据开放获取政策,通过国际合作,构建共享研究成果与数据的平台。

4、构建面向创新的人才、知识、资金良性循环的创新机制

(1)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继续实施战略性创新计划(SIP)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ImPACT)。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紧密的伙伴关系,凝聚共识,构建日本最强大的、产出重大成果的创新体系。构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包容失败的环境。

(2)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日本必需重新审视基础研究的资金分配、人才培养、大学改革、研究机构改革以及研究经费制度改革等问题,促进新领域与汇聚领域的研究,取得独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国家原始性创新能力,解决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3)改革研究资助制度。重建竞争性资金制度,促使提出原创性研究的科研人员能够从基础到应用、再到实用阶段持续地开展高风险研究。保持持续资助,打破各部门目前制度的约束。探讨大学、研究机构的基础运营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竞争性经费中间接经费的使用方法、以及帮助争取内外部资助的措施。

(4)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未来科技创新的人才,必须能担当起创造创新、应用知识、革新技术、创建新产业的重任。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创新性同时也要关注人才流动的措施,形成博士级研究人才、产业人才及研究支撑人才培养的体系。

(5)加强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体制。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推进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合作的组织体制改革。

(6)构建有助于地方发展的创新系统。妥善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发展地区优势资源,创造新的商业与经济活动,激发地区经济繁荣。

三、深化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关系

1、重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日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震后复兴、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医疗健康,国家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等。科技基本计划将在研发、成果应用等环节围绕社会问题来展开。

2、改革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法人机构、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以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目标,通过广泛探索和领域融合推进技术创新。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改革方向以国家与社会需求为使命,转变研究范式,开展创造性、挑战性的尖端跨学科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改革方向是加强产学官的合作基础,通过创新创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四、保障科技基本计划目标实现的五大举措

1、推动国立大学改革。提高国立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核心使命,在制定组织改革方案时,要考虑到人才的需求、教学研究水准的确保以及作为国立大学的职责等要素,积极尝试向社会需求较高的领域转变。加强大学自身建设,加强与企业等合作,进一步完善从企业获得支持研究教育经费的机制。

2、加强国家研究开发法人机构的改革与功能强化。强化国家研究开发法人的职能,确立其作用与使命,要体现国家意志,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达成研究成果的最大化。新设立的特定国家研究开发法人机构需要创造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起到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作用。

3、开展战略性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强化与伙伴关系国家、新兴国家的合作关系。继续加强与战略同盟国、伙伴关系国的合作,开展战略性共同研究。支持新兴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开展与新兴国家工科大学的合作,通过研究合作、人才培养建立合作关系。

4、推进有实效的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创新综合战略2015》是现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指导文件。确立绿色创新和生命创新为最需亟待解决的两大社会课题。相应政策措施包括:应对产业制造、社会变革的挑战,强化面向挑战性研发活动的投资和人才培养;推进地方科技创新,支持培育地方核心企业,推动新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理,建立先进的城市交通体系,研发突发自然灾害预警技术,构建适宜的移动通信技术体系。

5、确保面向未来的研究开发投资。第五期科技基本计划期间,应使科技研发投入保持在26万亿日元的水平。需要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科技总投入的比重,带动民间企业对科研的积极性,进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政府税收,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五、特点分析

1、注重加强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产学研合作、跨领域创新、开放创新已成为创新突破的主要形式,而且更有利于解决社会与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因此,需要在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中充分支持。

2、注重创新体系各单元目标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互呼应。科技体制改革要与创新体系整体目标、各单元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密切结合。政府的战略与政策要致力于问题导向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一方面支持针对重大问题的原创性、高风险研究,另一方面促进协同研究以及解决研发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作机制。

3、注重加大民生科技的投入力度。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加大了相关医疗健康、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的技术研发,突出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惠及民众的定位。

4、构建区域性的创新体系。发展区域优势资源,创造新的商业与经济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繁荣,对创新体系本身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胡智慧)

[1]第5期科学技術基本計画(平成28~平成32年度). http://www8.cao.go.jp/cstp/kihonkeikaku/index5.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