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报告分析开放科学的政策趋势
10月15日,OECD发布报告《使开放科学成为现实》[1]指出,网络和在线平台为研究项目、科学文献和大型数据集的组织和发布提供了新的机遇;信息通信技术使得通过收集大规模数据和信息作为科学试验和研究的基础成为可能,使得科学越来越多地被数据所驱动;而在线存储为获取和利用科研信息成为可能。这些都加速了科研人员和领域之间的知识转移,开辟了合作和新研究方法的新途径,导致“开放科学”的快速发展,开放科学也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政策领域。
报告总结了各国开放科学政策的特点:(1)目前实施的开放科学支持政策主要是制定强制性规则和促进开发开放科学基础设施;(2)支持开放科学的激励措施往往是对开放获取出版成本的资助,而对科研人员在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行动方面的补偿机制则很少;(3)制定适用开放科学的法律框架也是一种支持方式,如德国2013年修订了国家版权法,允许公共资助的科研人员在将出版权转交给出版商的12个月之后,仍旧保留将其出版物在线发布的合法权利。
报告结论指出:(1)开放科学是一种科研方式而不是结果,其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支持更高质量的科研、加强合作,并促进科研与社会的联系;(2)相比较科学文献的开放获取,各国目前推动开放数据的政策不够完善;(3)开放科学政策应根据不同的政策环境,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制定适应性的政策;(4)需要更好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5)科学界需进一步强化与数据相关的技能;(6)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意识的培养对于开放科学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7)国际和国家层面都需要更加清晰的文献共享和数据重用立法;(8)相关政策需考虑对研究产出进行长期保存的成本。
(王建芳)
[1] Making Open Science a Reality. http://dx.doi.org/10.1787/5jrs2f963zs1-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