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发布《2025~2045年科学技术宏观趋势报告》
4月9日,北约科学技术组织(STO)发布《2025~2045年科学技术宏观趋势报告》[1],指出未来20年对北约至关重要的关键科技趋势,以加深理解科技对北约政治决策、国防能力、军事行动和企业能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北约各领域合作。报告对关键技术领域的重要预测包括: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对各行各业的效率和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准确性不断提升,同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并为新兴市场创造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制造业、医疗保健和金融业。然而,人工智能与其他科技领域的融合将带来最具革命性的影响。如人工智能与自主技术的结合已经改变了决策流程,并实现实时洞察。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结合有可能改变生物技术,实现更先进的基因组分析和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干预。在军事领域,人工智能提供战略规划和战术决策支持,增强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改进网络监控和防御等,并且其创新应用迅速发展,如美国陆军最近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利用人工智能快速识别战区内的军事装备。未来人工智能的用途将进一步扩展,影响将继续颠覆许多行业。当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更加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实现更深层次的人机共生时,其带来的战场优势预期包括增强指挥与控制能力,提高更持久的态势感知能力。
2、量子技术。量子技术目前涵盖4个不同的技术应用领域:传感、计算、通信和导航。到2035年,量子技术的价值将达到数万亿美元,其中生命科学、金融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可能最早受到影响。尽管目前量子计算的应用尚未广泛,但由于其能够大幅提升处理能力,预计未来十年将对所有关键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靠的量子计算能力将在2029年实现。量子计算的当前和可预见的应用包括密码学、药物输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进步。从长远来看,量子密钥分发预计将对数据传输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能够实现完全安全的通信线路。量子传感器可以探测地下结构、潜艇和核武器。此外,量子加速度计有望在GPS信号失效的情况下实现导航。与人工智能类似,量子的全部潜力将通过与其他科技领域的结合来实现。如未来的量子传感器有望部署在太空,这将显著提升军事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量子与自主系统的结合也正在探索中,量子技术将显著增强传感器以及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从而提高自主任务的安全性和效率。
3、生物技术。到2030年,生物技术在商品和服务生产中的总体应用,即生物经济,可能达到甚至超过20万亿美元。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在未来10年加速,预计将在各个领域获得更多应用,相关研发资金将增加,DNA测序成本将下降。由于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等其他科技领域的进步,生物传感器在医疗卫生领域以外的潜在用途也在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的联合应用在过去一年中也显著增加,被应用于蛋白质设计、靶向药物递送和对抗耐药性疾病。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的融合使得生物学家能够更快地进行研究、分析和实验。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化生放核防御和生物安全风险,原因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快速识别潜在威胁来改进检测机制和安全协议。
尽管生物技术存在许多有益的应用,但也必须考虑其潜在的有害用途。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数据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等可能会助长生物武器的扩散。如将经过生物数据训练的人工智能工具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精确的基因改造,并创造出对现有对策或解毒剂具有抗性的新型病原体。在隐私、伦理和监管方面,合成生物学与其他技术领域的结合也存在风险。如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发现新型化合物,但同时也引发了有关生物数据和数据隐私的更多问题,以及基于不完整或不准确数据的潜在误差或事故。从长远来看,合成生物武器有可能变得与核武器一样有害,然而围绕生物武器的监管框架远不够健全。《生物武器公约》的效力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化学武器公约》相比要弱得多,不仅缺乏核查机制,而且也没有明确禁止使用生物武器。生物技术发现的速度之快,加上未来潜在的生物武器制造可能不需要强大国家或大型组织的资金支持,将进一步使制定和实施适当的法律和伦理保障措施变得更加复杂。 (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