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绿色增长战略》提出2050碳中和发展路线图
2020年12月2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发布了《绿色增长战略》,确定了日本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构建“零碳社会”,以此来促进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预计到2050年该战略每年将为日本创造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1]。为了落实上述战略目标,战略针对包括海上风电、燃料电池、氢能等在内的14个产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任务。
1、海上风电产业
发展目标:到2030年安装10吉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到2040年达到30~45吉瓦,同时在2030~2035年间将海上风电成本削减至8~9日元/千瓦时(约合0.49~0.55元人民币/千瓦时);到2040年风电设备零部件的国内采购率提升到60%。
重点任务:推进风电产业人才培养,完善产业监管制度;强化国际合作,推进新型浮动式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打造完善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产业链,减少对外国零部件的进口依赖。
2、氨燃料产业
发展目标:计划到2030年,实现氨作为混合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的使用率达到20%,并在东南亚市场进行市场开发,计划吸引5000亿日元投资;到2050年实现纯氨燃料发电。
重点任务:开展混合氨燃料/纯氨燃料的发电技术实证研究;围绕混合氨燃料发电技术,在东南亚市场进行市场开发,到2030年计划吸引5000亿日元投资;建造氨燃料大型存储罐和输运港口;与氨生产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构建稳定的供应链,增强氨的供给能力和安全,到2050年实现1亿吨的年度供应能力。
3、氢能产业
发展目标:到2030年将年度氢能供应量增加到300万吨,到2050年达到2000万吨。力争在发电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将氢能成本降低到30日元/立方米,到2050年降至20日元/立方米。
重点任务:发展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船舶和飞机;开展燃氢轮机发电技术示范;推进氢还原炼铁工艺技术开发;研发废弃塑料制备氢气技术;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开展长距离远洋氢气运输示范,参与氢气输运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开发电解制氢用的大型电解槽;开发高温热解制氢技术研发和示范。
4、核能产业
发展目标:到2030年争取成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全球主要供应商,到2050年将相关业务拓展到全球主要的市场地区,包括亚洲、非洲、东欧等;到2050年将利用高温气冷堆过程热制氢的成本降至12日元/立方米;在2040~2050年间开展聚变示范堆建造和运行。
重点任务:积极参与SMR国际合作,如参与技术开发、项目示范、标准制定等,融入国际SMR产业链;开展利用高温气冷堆高温热能进行热解制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ITER),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利用国内的JT-60SA聚变设施开展自主聚变研究,为最终的聚变能商用奠定基础。
5、汽车和蓄电池产业
发展目标: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时,实现新车销量全部转变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标;到2050年将替代燃料的经济性降到比传统燃油车价格还低的水平。
重点任务:制定更加严格的车辆能效和燃油指标;加大电动汽车公共采购规模;扩大充电基础设施部署;出台燃油车换购电动汽车补贴措施;大力推进电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和电驱动系统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和供应链的构建;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发展网联自动驾驶汽车;推进碳中性替代燃料的研发降低成本;开发性能更优异但成本更低廉的新型电池技术。
6、半导体和通信产业
发展目标:将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万亿日元提升到2030年的3.3万亿日元,届时实现将数据中心的能耗降低30%;到2030年半导体市场规模扩大到1.7万亿日元;2040年实现半导体和通信产业的碳中和目标。
重点任务: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开发下一代云软件、云平台以替代现有的基于半导体的实体软件和平台;开展下一代先进的低功耗半导体器件(如GaN、SiC等)及其封装技术研发,并开展生产线示范。
7、船舶产业
发展目标:在2025~2030年开始实现零排放船舶的商用,到2050年将现有传统燃料船舶全部转化为氢、氨、液化天然气等低碳燃料动力船舶。
重点任务:促进面向近距离、小型船只使用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推进系统的研发和普及;推进面向远距离、大型船只使用的氢、氨燃料发动机以及附带的燃料罐、燃料供给系统的开发和实用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的船舶燃料性能指标修订工作,以减少外来船舶二氧化碳排放;提升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的运输能力,提升运输效率。
8、交通物流和建筑产业
发展目标:到2050年实现交通、物流和建筑行业的碳中和目标。
重点任务:制定碳中和港口的规范指南,在全日本范围内布局碳中和港口;推进交通电气化、自动化发展,优化交通运输效率,减少排放;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打造绿色出行;在物流行业中引入智能机器人、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系统,打造绿色物流系统;推进路灯、充电桩等公共基础设施节能技术开发和部署;推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如利用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的柴油应用于各类建筑机械设施中,制定更加严格的燃烧排放标准等。
9、食品、农林和水产产业
发展目标:打造智慧农业、林业和渔业,发展陆地和海洋的碳封存技术,助力2050碳中和目标实现。
重点任务:在食品、农林和水产产业中部署先进的低碳燃料用于生产电力和能源管理系统;智慧食品供应链的基础技术开发和示范;智慧食品连锁店的大规模部署;积极推进生物固碳等各类碳封存技术,实现农田、森林、海洋中二氧化碳的长期、大量贮存。
10、航空产业
发展目标:推动航空电气化、绿色化发展,到2030年左右实现电动飞机商用,到2035年左右实现氢动力飞机的商用,到2050年航空业全面实现电气化,碳排放较2005年减少一半。
重点任务:开发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开展混合动力飞机和纯电动飞机的技术研发、示范和部署;开展氢动力飞机技术研发、示范和部署;研发先进低成本、低排放的生物喷气燃料;发展回收二氧化碳,并利用其与氢气合成航空燃料技术;加强与欧美厂商合作,参与电动航空的国际标准制定。
11、碳循环产业
发展目标:发展碳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制燃料的价格与传统喷气燃料相当,到2050年二氧化碳制塑料实现与现有的塑料制品价格相同的目标。
重点任务:发展将二氧化碳封存进混凝土的技术;发展二氧化碳氧化还原制燃料技术,实现2030年100日元/升目标;发展二氧化碳还原制备高价值化学品技术,到2050年实现与现有塑料相当的价格竞争力;研发先进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分离和回收技术,到2050年实现大气中直接回收二氧化碳技术的商用。
12、下一代住宅、商业建筑和太阳能产业
发展目标:到2050年实现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净零排放。
重点任务:针对下一代住宅和商业建筑制定相应的用能、节能规则制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住宅和商业建筑用能的智慧化管理;建造零排放住宅和商业建筑;先进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发;加快包括钙钛矿太阳电池在内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太阳电池技术研发、示范和部署;加大太阳能建筑的部署规模,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发展。
13、资源循环产业
发展目标:到2050年实现资源产业的净零排放。
重点任务:发展各类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如废物发电、废热利用、生物沼气发电等;通过制定法律和计划来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和社会普及;开发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再利用技术;优化资源回收技术和方案降低成本。
14、生活方式相关产业
发展目标: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生活方式。
重点任务:普及零排放建筑和住宅;部署先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共享交通(如共享汽车),推动人们出行方式转变。
(郭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