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作者: 2015-05-20 15:22 来源:国务院
放大 缩小

  国发〔2014〕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通道支撑、融合发展。
  海陆统筹、双向开放。
  江湖和谐、生态文明。
  (三)战略定位。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二、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充分发挥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
  (四)增强干线航运能力。
  (五)改善支流通航条件。
  (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七)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八)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
  (九)健全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
  (十)合理布局过江通道。
  三、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十一)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
  (十二)建设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
  (十三)推进航空网络建设。
  (十四)完善油气管道布局。
  (十五)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十六)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
  (十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八)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十九)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十一)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
  (二十二)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二十三)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
  五、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
  (二十四)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
  (二十五)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
  (二十六)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
  (二十七)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二十八)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
  (二十九)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
  (三十)强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
  (三十一)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六、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十二)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十三)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
  (三十四)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
  (三十五)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
  (三十六)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
  七、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顺应自然,保育生态,强化长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提高长江流域水质,显著改善长江生态环境。
  (三十七)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水资源。
  (三十八)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
  (三十九)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
  (四十)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四十一)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
  (四十二)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
  八、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四十三)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
  (四十四)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
  (四十五)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
  (四十六)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
  (四十七)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

   

    附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

                                国务院
                           2014年9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2014—2020年)

  为统筹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编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一、规划基础
  (一)现实条件。
  (二)发展要求。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合理布局。
        优化结构。
        适度超前。
        平安绿色。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建成畅通的黄金水道。
     ——建成高效的铁路网络。
     ——建成便捷的公路网络。
     ——建成发达的航空网络。
     ——基本建成区域相连的油气管网。
     ——基本建成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

  三、打造长江黄金水道
  充分发挥长江水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
  (一)全面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

  (二)统筹推进支线航道建设。

  (三)促进港口合理布局。

  (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五)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
  (六)增强长江干线过江能力。

  四、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通道建设,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一)强化铁路运输网络。

  (二)优化公路运输网络。

  (三)拓展航空运输网络。

  (四)完善油气管道布局。

  (五)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六)建设国际运输通道。

  五、加快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
  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补充,建设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滇中和黔中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实现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和乡村交通网络,促进新型城镇化有序发展。
  (一)完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二)扩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三)构建成渝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四)建设黔中、滇中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五)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能力。
  (六)改善乡村交通条件。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拓宽交通建设融资渠道。
  (三)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
  (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五)提升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水平。
  (六)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七)科学组织项目实施。
  七、规划环评
  (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二)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三)预防和降低环境不良影响的措施。

  附图:

      查看完整版请单击此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