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学术讨论会将于6月23日在北京召开
香山科学会议第566次学术讨论会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农业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观测,研究发生在地球系统上的大尺度地球宏观科学现象时,要求参数具有全球尺度上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连续性。虽然目前基于星载-机载-地面观测平台可观测大气、陆地和海洋大尺度现象,但是尚难以保证全球尺度上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连续性,因此还需提高大尺度对地观测能力,开拓新的对地观测平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稳定平台,具有观测长期一致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优势,将为全球尺度多圈层集成研究提供空前的保障,有可能真正实现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对全球多圈层相互耦合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给出全新解答。未来在月球上建设对地观测系统具有独特优势,是对地观测领域的一场革命,可大力推动对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为剖析现有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宏观科学现象观测中的作用与难点,构建月基对地观测理论框架,明确月基对地观测基本科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凝练月基对地观测的科学意义和科学内涵,探索月基对地观测系统与现有对地观测系统的协同观测机制,推动对地观测理论与技术的创新,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6年6月23~24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月球探测现状与月基对地观测基地;(2)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与传感器技术;(3)月基观测地球环境的研究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郭华东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严 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李 明 研究员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林杨挺 研究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题评述报告:
月基对地观测科学概念,郭华东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月球探测现状与月基对地观测基地,邹永廖
2. 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与传感器技术,孙泽洲
3. 月基观测地球环境的研究,贾根锁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成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 : 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