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北京举办

作者: 2016-01-07 17:10 来源: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放大 缩小

  2015年12月11日—12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以“‘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第53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于渌、赵国屏、丁汉和梅宏等4位中科院院士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郑兰荪、于起峰、周孝信、李培根、孙九林、郑南宁、吴建平等7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有关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 ”从此成为国家战略。然而,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其延伸技术,促进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缺少成体系的可供借鉴的思路、方法和平台。另一方面,如何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仍缺少足够的讨论和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召开了本次“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于渌院士主持了论坛开幕式。郑兰荪院士代表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向论坛致辞。郑兰荪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梳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支撑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演进目标和方向,为政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促进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的建立,支撑我国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论坛按照“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三个主题分阶段进行,赵国屏院士、丁汉院士和梅宏院士分别担任三个阶段的主持人。本次论坛共有包括李培根、周孝信、孙九林、郑南宁、吴建平等5位两院院士,以及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陈英副司长、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李亦学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吴家睿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崔辰州研究员、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李国庆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海成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和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等9位专家围绕“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科学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为更好支撑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演进”等三个中心议题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与会的院士和专家围绕论坛主题结合自身所在的科学、工程及信息领域,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深入讨论,深入探讨了互联网与不同科学及工程领域的融合,以及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思路。

  本次论坛报告的特点是涉及领域较宽,涵盖了生命科学、天文、地球观测、能源利用、机器人产业、重大装备安全保障、智能制造、通讯技术等众多与互联网发展相关的领域。梅宏院士在论坛总结时指出,“互联网+”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只有积极促进“互联网+”呈现的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以及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支撑技术本身的持续发展,也更好地支撑科学研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点关注“互联网+”本身的科技问题,一方面,应当把国家对互联网在科技层面上的支撑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是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上仅仅做互联网应用,还应当尽可能拥有对互联网本身发展的话语权。在当前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如何使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做得更好,这是科技界面临的新的课题。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