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认知与区域战略

作者: 2015-05-20 09:52 来源:香山科学会议网
放大 缩小

  香山科学会议第500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为了科学认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律,丰富和发展城镇化科学内涵及基础理论,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咨询建议,2014年6月4日~ 6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认知与区域战略”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00次学术讨论会。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研究员、中科院生态中心傅伯杰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院孟伟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樊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刘彦随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国内相关学科、跨领域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主题评述报告“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及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以及中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与模式、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城融合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和区域战略等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主题评述报告

  陆大道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及若干问题的初步分析》的主题评述报告。指出,1996年以来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城镇化速度过快,城镇化率虚高;城市建设占地迅速大规模扩张,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占地和圈地,耕地资源消耗过多;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使我国省市区的水资源供应出现问题;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已经开始从周边环境进入生态系统并进一步浸入食物链开始影响到人体健康;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城市无序扩张、耕地过度流失,土地快速非农化,失地农民增多。这些问题背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

  过去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促进了大规模城镇化。一是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特别是对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大都市的发展作用突出;二是我国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支撑了城市化,两次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正在进入以“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阶段,能源重化工和传统的制造业将很难有巨大的规模扩张,多种因素的作用将使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城镇化率从20%发展到40%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自40%的城镇化率到今天的80%左右的城镇化率又经历了几十年。我们要考虑,我国有没有条件在城镇化速度方面大幅度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城镇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全局,要特别强调实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我国人均占有的资源非常有限,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即使到了现代化之时,我国人民也要过着“节俭”的日子。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阔的农村和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下大力气建设好广大的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也是最适宜的选择。发展多样化的城镇化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地发展城镇化,建设生活方式逐步“城镇化”的新农村,将是许多地区进行城乡统筹的重要模式。

  二、中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与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与国际相比较,中国城镇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制度背景不同,主要体现在城镇管理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及融资制度等方面;二是发展路径不同,政府可以低成本地调动资源,支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降低土地、劳动力和环境成本;三是发展阶段不同,中国面临着后发劣势,处于两难选择,既要向发达国家看齐,走赶超路线,同时又面临着大量低收入的农民进城;四是规模的差距,中国是在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基数上完成的高速城镇化进程,史无前例,无经验可借鉴;五是积累的矛盾不同,主要是由于体制特点造成的人口城镇化质量不高和粗放型发展的模式,影响到未来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与规划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获取精确的、不断更新的城镇位置、形状和动态变化的地理及相关数据。由于宏观、动态、客观、准确等特点,空间遥感正被广泛应用于城镇化领域,特别是用于城市扩张及环境变化监测,已成为城镇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和方向。利用高空间分辨率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成像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夜间成像卫星技术等,可从空间遥感角度来观测、认知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应立足具体的国情条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建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节能、节地、节水,提高城镇化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走低碳城市的路径。逐步使我国的城镇化走上以质量效益为主、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镇化之路。

  三、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与会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生态功能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与人居环境恶化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影响城市、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自然地理条件禀赋是城镇化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中国生态地理区划(或综合自然区划)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和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所以相应的城镇化规划应依据三大自然区特点,以及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来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城市病”难题,我国城镇化发展与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环境污染是城市病的突出表现形式,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智能环保”,有望促进城市环境管理模式转型,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快速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交互胁迫的非线性复杂关系,理论上可总结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理论,技术上可开发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胁迫动态模拟系统。根据模拟系统可调控特定城市不同时期的城镇化约束圈与城镇化发展圈之间保持最佳距离,进而根据二者相互作用状态科学调控城镇化速度。

  四、产城融合与城乡发展一体化

  产城融合是指一定区域产业与城镇协调互动、融合发展的系统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产城人协同发展。针对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建设中“产城脱节”的问题,“产城融合”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新型城镇化关键要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人地协调,加快构筑村镇建设新格局,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追求创新驱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宏观战略背景下,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认知和可持续土地资源战略抉择,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最为关注的主题。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特大城市规模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对萎缩的两极化倾向。未来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比例,由目前的36:8:9:47转变为30:18:18:34比较合适;提高城市规模等级的人口标准弊多利少,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应侧重增加层级,以巨型城市(1000万以上)、超大城市(400万~1000万)、特大城市(100万~400万)、大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和小城市(20万以下)6级为宜。

  城乡一体化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特别是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根源;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基本一致,农民收入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基本一致,特别是社会保障的城乡分离体制完全消除;四是农业高度发达,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以下,全国恩格尔系数平均降到20%以下,专业农户成为农村的主体居民;五是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五、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和区域战略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以来,城镇化布局形态呈现出不同空间尺度上趋于集中的态势,城市群成为我国各地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镇趋于集中分布的过程,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的响应,同时也加剧了不合理发展方式带来的诸多问题。

  城市分布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大城市分布是大格子,中等城市分布是中格子,小城市是小格子。根据对称性的“破缺”可以预测新兴城市崛起的地方。进一步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地级市是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关键。省直管县的体制会使行政管理过度扁平化,地级市不应该取消。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安全屏障、向西开放的前沿、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以及国家生态敏感保育区。积极稳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既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更要体现西部区域发展特色,在人口、经济、空间城镇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吸纳就业、民族融合、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等迫切需求,走“分层分类、一体多元、融合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经过长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开始放缓,而且随着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转型,加上产能过剩影响,就业吸纳能力下降。若是过度推动人口城镇化,则有可能被城市贫困群体增多和城市病爆发的“中等收入陷阱”所困。

  六、会议共识与专家建议

  (1)城镇化是国家和地区资源利用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城镇化、以及提升全球竞争能力的城镇化等新要求,使我国未来城镇化成为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认知城镇化合理进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对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把握我国城镇化的特色,稳中求进,走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

  (2)规划未来城镇化的合理进程,最重要的是科学地评估产业支撑能力。分析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破解产业现代化带来的容纳劳动就业能力下降同城镇化要求维持充足稳定的就业保障之间矛盾的难题,具有理论创新和现实应用的价值。应当预测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就业岗位数量与水平、非正规就业状况与规模等的增加可能,科学引领我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包括速度、规模、结构和格局等。

  (3)重视组织城镇化过程和规律的跨学科重大研究。人类影响下的环境变化已经成为一系列的地学主要研究对象,城镇化作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地理过程越来越表现出对陆表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这客观要求将人类社会经济的要素与自然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认识和揭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要素、自然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融合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是提升城镇化科学支撑能力的合理选择。

  (4)城镇化发展应当与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保持一致。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城镇化忽视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失误,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群的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的资源保障和环境(包括生态承载能力)支撑能力的科学评价,加强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科学监测、动态评估、及时预警,规范我国城镇化的合理有序推进。

  (5)现行的城镇化模式和现行体制机制,造成城镇村分隔、人地业分离,“城市病”、“乡村病”并发,这成为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障碍,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大难题。亟需构建中国特色的产城-城乡关系地域系统,解析城镇化各阶段的城乡统筹的意义和科学内涵,梳理和分析城乡统筹与空心村整治中的科学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城镇村的微观区位,开拓全系列居民点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探讨城镇化格局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相互作用关系。

  (6)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化空间布局应按照区域功能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应探讨产业横向分工条件下城镇群的空间组织新趋势,梳理我国海岸带城镇发展对流空间的响应,探索我国传统农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城镇化道路,以及开拓适应我国新型生产方式和人地关系的特色城镇化模式。解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镇化发育阶段和主体功能建设目标,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7)城镇化问题十分复杂,尚存在一些不同声音和质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还有待深入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加深认识与理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