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主题学术年会

作者: 2015-05-20 09:46 来源: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放大 缩小

  2014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京举办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为主题,邀请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澳大利亚科学院、瑞士科学院、印度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科学院组织等7个机构的负责人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秦大河主持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学部学术年会的主题“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对于国际科学界发挥智库作用,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影响着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全球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白春礼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成为许多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世界自然灾害频仍,相继发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强烈地震及其带来的海啸等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32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几年禽流感疫情波及亚洲及世界很多国家,还有其他一些新发传染性疾病给全球都带来严重威胁;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人口迅猛增长也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老龄化、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问题将持续考验人类社会;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存在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许多国家将刺激和恢复经济增长更多地寄希望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应对这一系列全球性挑战,越来越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勇于担当,越来越需要科学思想的引领、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创新的驱动。

  白春礼提出,国际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理应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理念,更好地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为解决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思想、知识基础、可行方案和技术支撑。他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挑战,中科院学部和广大院士与全国科技工作者一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发展中国先进核能、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意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已经被政府决策采纳,成为国家行动战略。

  在谈到科学技术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时,白春礼说,信息科技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等主要方向发展,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并正在全面渗透到制造和服务领域,导致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推动和带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正在引领生命科学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干细胞、治疗性克隆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孕育着预防、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将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将使人类社会从化石能源走向可持续能源时代,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技术等越来越快地进入规模应用阶段;纳米科技的突破,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给材料、信息、绿色制造、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科技的交叉、融合和协同,使制造加工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生产组织越来越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普惠化和创新的社会化,商业模式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互联网平台及网络化协作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白春礼指出,科技发展展现的一系列重要特征,激发了国际科技界对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注和热议,中国科技界将积极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和永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全球的科学、开放的科学,要求卓越的科学。正是认识到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性,中科院最近发布了《追求卓越科学》宣言,号召中国科学界和全社会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科学价值理念,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形成追求卓越的评价体系和资助机制,并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促进中国科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白春礼最后说,应对全球挑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也离不开国际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和思想,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科院全体同仁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科学界一起为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而不懈努力。

  美国科学院院长Ralph Cicerone、瑞士科学院院长Thierry Courvoisier、欧洲科学院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Christiane Diehl、澳大利亚科学院副院长Chennupati Jagadish、印度国立科学院前院长Krishan Lal、国际科学院组织(IAP)联合主席Volker ter Meulen、英国皇家学会高级政策顾问Rapela Zaman,就科学组织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角色定位、实践经验、促进科学以及各自国家的一些案例等分别做了报告。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国际科学组织的有关专家以及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等。

  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是第十七次院士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综合性主题报告会和专题性报告会两个部分。本报告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的综合性主题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则更侧重中青年专家,特别是新当选院士,重点阐述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术前沿的重要发展。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京举办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为主题,邀请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澳大利亚科学院、瑞士科学院、印度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科学院组织等7个机构的负责人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秦大河主持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学部学术年会的主题“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对于国际科学界发挥智库作用,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影响着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全球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白春礼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成为许多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世界自然灾害频仍,相继发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强烈地震及其带来的海啸等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32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几年禽流感疫情波及亚洲及世界很多国家,还有其他一些新发传染性疾病给全球都带来严重威胁;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人口迅猛增长也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老龄化、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问题将持续考验人类社会;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存在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许多国家将刺激和恢复经济增长更多地寄希望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应对这一系列全球性挑战,越来越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勇于担当,越来越需要科学思想的引领、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创新的驱动。 

    白春礼提出,国际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理应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理念,更好地发挥科技智库作用,为解决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思想、知识基础、可行方案和技术支撑。他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挑战,中科院学部和广大院士与全国科技工作者一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发展中国先进核能、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要意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已经被政府决策采纳,成为国家行动战略。 

    在谈到科学技术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时,白春礼说,信息科技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等主要方向发展,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并正在全面渗透到制造和服务领域,导致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推动和带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正在引领生命科学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干细胞、治疗性克隆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孕育着预防、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将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将使人类社会从化石能源走向可持续能源时代,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技术等越来越快地进入规模应用阶段;纳米科技的突破,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给材料、信息、绿色制造、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科技的交叉、融合和协同,使制造加工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生产组织越来越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普惠化和创新的社会化,商业模式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互联网平台及网络化协作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白春礼指出,科技发展展现的一系列重要特征,激发了国际科技界对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注和热议,中国科技界将积极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和永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全球的科学、开放的科学,要求卓越的科学。正是认识到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性,中科院最近发布了《追求卓越科学》宣言,号召中国科学界和全社会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科学价值理念,确立追求卓越的行为规范,形成追求卓越的评价体系和资助机制,并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促进中国科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白春礼最后说,应对全球挑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也离不开国际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和思想,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科院全体同仁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科学界一起为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而不懈努力。 

    美国科学院院长Ralph Cicerone、瑞士科学院院长Thierry Courvoisier、欧洲科学院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Christiane Diehl、澳大利亚科学院副院长Chennupati Jagadish、印度国立科学院前院长Krishan Lal、国际科学院组织(IAP)联合主席Volker ter Meulen、英国皇家学会高级政策顾问Rapela Zaman,就科学组织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角色定位、实践经验、促进科学以及各自国家的一些案例等分别做了报告。参加本次报告会的有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国际科学组织的有关专家以及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等。 

    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是第十七次院士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综合性主题报告会和专题性报告会两个部分。本报告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四届学术年会的综合性主题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则更侧重中青年专家,特别是新当选院士,重点阐述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术前沿的重要发展。 

  

  报告会现场

  

  白春礼致辞

  

  秦大河主持报告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