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发布会在京举行

作者: 2021-04-15 07:32 来源:
放大 缩小

  412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施普林格·自然联合举办的《未来科技》系列首期报告《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所、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施普林格·自然政府事务与政策大中华区主管姜天海分别致辞。

  潘教峰指出,低碳、零碳能源转型和现代能源体系重塑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绿色复苏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键手段。聚焦全球热点科研领域,关注社会变革中的科学问题,从科学的视角,去发现科学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再到科技和创新政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是立足新时代,聚焦科技促进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切实发挥高端科技智库载体与集成平台作用的具体行动。此外,通过创新研究模式,集专家智慧、凝聚专家共识、挑战认知极限,在探索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预见分析上才具有洞察力、前瞻性、权威性。

  汪集暘提到,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性的变革,不是某个学科或者某个领域的事情,存在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探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研究报告通过提出未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新能源领域热点技术,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此外,战略咨询院和施普林格·自然的合作建立了一个重要的高水平合作支点。中国顶尖科研机构与世界顶尖学术机构的合作,值得推广和借鉴。

  姜天海表示,201910月,施普林格·自然与战略咨询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施普林格·自然与国家级高端科技智库平台开展的重要合作。《未来科技》系列报告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每年由双方共同策划选题,合作完成,力求提供高质量的领域研究前沿和趋势分析报告,并以中英双语版本发布,服务于全球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政策制定者。

  在发布环节,战略咨询院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研究员郭剑锋介绍了报告背景与总体架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陈伟发布报告能源相关数据定量分析及研究;战略咨询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谭显春发布重点研究领域专家访谈观点分析及报告结论与启示。

  报告研究基于Digital ScienceDimensions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专利分析与权威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球2000年至2019年(尤其是2015年至2019年)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8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整体及其20项代表性技术主题进行系统分析,客观反映全球新能源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产业转化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从全球尺度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特点,并与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结果显示,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和氢能三个领域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在新能源研究领域贡献总量较大,头部高质量研究贡献量也较高,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部分领域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相对靠后,研究整体效率仍需提升;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成果技术转化率整体较低,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储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的研究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锂离子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学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技术热点。定性分析显示,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有力支撑;氢能将是打造未来能源体系、实现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太阳能燃料技术的突破及其成本降低或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能源互联网将发挥“互联网+”智慧能源双重优势,实现能源统筹优化配置。

  点评环节,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马隆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睿,分别从不同方面对报告进行评议。

  《未来科技》系列报告是战略咨询院与施普林格·自然的重要战略合作内容之一,定位为国际性高端权威的科技分领域前瞻分析,采用多维大数据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结果与建议,按年度持续发布。首期报告聚焦新能源领域,由战略咨询院、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共同完成。报告以施普林格·自然团队提供的权威数据为基础,以中科院的定量分析方法为支撑,融合跨国、跨领域专家访谈,在数据、方法、团队等方面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

    报告全文下载:http://www.casisd.cn/zkcg/zxcg/202104/P020210421294038911425.pdf

潘教峰致辞

汪集暘致辞

姜天海致辞

专家点评环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