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发布,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出炉
【编者按】2月2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这是自2014年起,该中心第四次在国内发布中国智库影响力排名。通过历时一年多的调查问卷、专家评议和实地调研,今年的“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表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位列前三,而去年位列第三的北京大学却不在榜单上。这也是今年智库影响力排名的一大变化,大学不再作为智库参与评价与排名,而只以二级机构参与智库影响力排名。《报告》说,尽管目前不少高校加入到了智库建设的热潮中,但高校以教书育人为本的初衷并不会改变,也不可能大规模地转向决策咨询服务。
除了延续以往的综合影响力、分项影响力、系统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四项排名之外,《报告》今年新增了重大国家政策(议题)影响力排名,从智库功能角度进行排名,并设置了新智库提名。凡入选综合影响力(前30)、分项影响力、系统影响力、专业影响力、议题影响力排名的智库,共同组成中国2016年最具影响力的智库阵营。剔除重复智库后,共计105家智库组成了中国2016年最具影响力的智库阵营。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黄仁伟在发布会上说,今年该阵营有17家社会智库,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授权发表《2016中国智库报告》部分内容:
2016年中国智库排名情况与变化分析
1.高校智库排名调整符合中国智库特点
由于高校不再整体作为智库参评,而只以二级机构参与智库影响力排名,使得高校智库在今年的排名中调整较大。尽管目前不少高校加入到了智库建设的热潮中,但高校以教书育人为本的初衷并不会改变,也不可能大规模地转向决策咨询服务,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高校智库都只是目前中国智库体系的一个主体。凭借更接近于知识端的优势,只要专业领域选择恰当,高校智库在思想创造与理论构建方面亦可大有所为,因此,加快智库资源整合、强化智库成果转化能力,将是高校智库下一步发展的趋势。
2.新型智库的影响力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本年度排名中,不少新型智库开始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人大重阳”)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人大重阳借助社会资金与媒体渠道,走出了不同于传统高校智库的发展道路,今年成为G20和T20活动的积极倡议者之一,被誉为“媒体型智库”的代表(详见《2015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与政策建议》)。人大重阳成立满三年后,首次参与中国智库影响力排名,位列综合影响力前30,体现了新型智库发展的强劲势头。又如,中国与全球化(CCG)智库作为新型社会智库,专注于人才、留学、移民和全球化等专业研究领域的决策建言,每年出版多本蓝皮书和研究专著,主办高频率的国际论坛。今年CCG首次入选社会智库前10,其研究能力正在逐步转化为智库影响力,得到政府、学界、媒体与公众的普遍认可。
3.地方党政智库与地方社科院相对偏弱
从系统内部影响力看,地方党政智库与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综合排名不仅相对低于国家党政军和部委直属事业单位智库,甚至还低于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从入选综合影响力前100位的智库类型分布看,地方党政智库只有9家入选,地方科研院所为14家,平均排名均在70位以后。而国家党政军和部委直属事业单位智库则具有绝对优势。对于这个结果需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地方智库可能是智库体系建设的“短板”,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智库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地方政府,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地区层面,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不能客观反映地区智库的影响力,比如浙江的被访者可能对陕西智库就不甚了解,这使得地方智库在评价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开展关于地方智库的重点实地调研,可能是弥补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入选综合影响力前100位的智库类型分布
4.经济与国关类智库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从专业影响力看,与以往排名类似,国际关系类智库和经济类智库的综合影响力排名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政治类和社发类智库其次,而文化类、教育类、科技类、生态类智库的排名则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政府最为重要的政策研究需求与决策咨询活动,仍主要集中在经济与国际关系领域。相对而言,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方面的专业智库,其综合影响力较小,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教文卫等专业型智库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专业影响力领先智库的综合影响力排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