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鸟类、猿猴等可能也存在着文化,但人类行为在文化上传播的程度显然是独一无二的,文化演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是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信息,通过教学、模仿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传播或社会学习,从其他物种成员那里获得。因此,文化特征可以在同一代人之间水平传播,这与遗传性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遗传性状通常只从父母垂直传递给后代。通常认为,文化演化能够解释在遗传选择无法解释的情况下的合作。
人类的文化选择是建立在生物学演化的自然选择基础上的,生物学演化达到一定的阶段(脑容量和神经系统、灵巧的手、语言能力),才可能产生和创造出文化,有文化演化。虽然某些动物有简单的信号沟通,以及语言,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甚至有社会组织,但还不能稳定地积累、传递后天获得的经验。
文化是靠一种符号系统(符号语言、文字)和习俗(社会集体行为的取向)等表达和传递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基因决定了生物的学习能力,并设置了相应的一些限制,如什么可以学习,什么不可以学习。这些限制可能很宽也可能很窄。这种能力使得人类相对于一般动物来说,具有极大的适应性。这种能力是一种适应的能力,而不是适应本身。因此,文化选择要大大快于自然选择。
文化选择是文化现象在社会中传播的一个过程,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突变、复制和保持。文化选择主要可以分为3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文化的产生,可以称之为创新。第二个过程是文化(现象)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或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传播或扩散,具体表现为模仿、沟通等。第三个过程是吸纳或拒绝过程,可以称之为保存。但在吸纳和拒绝之间是连续、渐变的,这一点不同于自然选择的保持过程。
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就是文化选择的一个例子。开始时,个别聪明的个体发明(发现)了耕种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如果发明者能够把种植的基本方法传授给那些希望仿效的人,农业生产方式就能得到传播。但是,有效传播必须满足4个条件:发明者愿意传授相关知识;被传播者必须与发明者保持紧密联系;被传播者必须愿意改变他们现存的生活方式;发明者必须有能力抚养足够数量的孩子。这4个因素组成了选择过程,是农业生产方式能否扩散的主要条件。简单收集自然生长的果实比努力耕种要轻松得多,因此由于人口过剩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不足是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普及的关键因素。
生物演化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繁殖实现的,所以,繁殖是所有生物个体的第一需要。而文化选择可以独立于生物进化,不受自然选择的制约,生殖不再成为所有人的第一需要。许多人可以为了适应文化的需要,因为种种原因反而抗拒繁殖这个生物本能。但从人类演化的过程,生物本能在文化演化的作用下衍生出大量派生需要,比如,马斯洛的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文化选择的适应性标准不是唯一的,这也造成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人类,却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类别的原因。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某些宗教要求独身生活,他们没有后代,这与生物的适应是相反的 。尽管如此,文化适应仍然在根本上与生物适应是一致的,比如,追求地位、金钱与远古时期拥有更多的权力、食物是近似的。
文化的核心是学习。人类的学习往往通过观察、聆听等进行。而人类的信息沟通渠道很多,比如,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等,通过这些渠道传播、扩散相应的行为模式、规范。同时由于文化是群体行为的结果,在人类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性倾向,通过身体的装饰品、语言、仪式等显示自己隶属群体的独特特征,以划分明确的群体归属。因此,群体行为方式是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群体中,个人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决策环境,以及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下,需要根据别人的行为或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调试自己的行为,这就是适应性学习的过程。适应性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关于别人在相似情况下经历的知识,来调整其适应行为。
社会交往过程是群体中个人相互博弈的过程,每个个体对正在进行的博弈拥有一种主观认识。在特定的时间,每个个体只是主观地启用行动集合的一部分子集或子集的某种结合作为行动的备选方案。个体主观的行动决策在各个时期相互一致即形成纳什均衡时,他们的主观认知可以被他们的行动共同决定的可观察的事实所证实,形成博弈进行方式的共有信念。这些共有信念即为社会规则或制度,进而演化为偏好合作的社会的道德系统。
社会规则的本质特征是个体行为决策的自我实施,因为他们往往是在特定的领域中通过个体互动而内生的。通过社会学习和群体内的交往,个人塑造了规则,规则也塑造了个人。个人和社会规则相互依存并协同演化。演化生物学家推断,这一切发生在农业生活系统出现之前的狩猎采集社会,在文化和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大量的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亲社会性倾向和认知可塑性等特征。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研究支撑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