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上,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的影响下,推进深入系统研究和综合统筹是有效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保障。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黄河的除害、兴利,开展过一系列规划工作。21世纪以来,相关规划以黄河干支流为重点,内容不断丰富。然而,对过去50多年气象资料的定量分析表明,黄河流域不论是极端降水还是干旱都表现出频率增加的态势。总体不利的气候背景下,过去30年黄河流域植被改善的面积约占60%,表明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但是也加剧了水资源风险。
另外,水沙变化及其成因的研究获得了显著进展。据有关研究,过去近70年黄河水沙呈减少趋势,年径流减幅17.9%~40.8%,年输沙量减幅在46.7%以上。土壤侵蚀也呈减弱趋势。但是,不论水沙过程还是土壤侵蚀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都存在高度时空变异性和复杂性。
随着治理和管控力度加大,黄河干流的水质近年来呈现总体改善态势,支流和区域层面水污染问题还普遍存在,工业污染、城镇和农业面源污染仍未有效控制。局部生态破坏仍然严重,生态保护格局亟待优化。
当前,针对黄河流域规划工作的综合性不足,相关研究对人与环境多要素、多过程的动态耦合作用缺乏足够关注,规划和研究缺乏国际视野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综合和统筹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国家各有关部门、相关地方政府机构和高校及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学习和谋划落实。但是,黄河治理与流域发展的实践历程和国际流域管理的经验都表明,局部的、分散的行动方案会面临较高风险,例如,三门峡水利工程的问题。加拿大安大略1996年发布的一项报告也表明,在流域发展中因缺乏系统考虑,不得不对发生的17项问题加以工程修补,耗资达70亿美元,该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强化系统性流域规划来避免。这也印证了加强顶层设计、重大问题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度重要性。而加强综合和统筹规划是其关键环节之一。
要做好综合统筹规划,就需要国家综合部门协调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等,将国家战略导向和地域特点、行业、地方的职能及诉求有机结合,统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源配置、民生保障与生态安全等,在综合规划的基础上,以流域机构及省级行政区为协调单元、地市级行政区为管理单元、县级行政区为行动单元,并考虑区际关联,实施计划,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准方向、绘就蓝图。
第二,开展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在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的耦合作用下,黄河流域形成一个动态的复杂开放巨系统。系统内部上中下游各有特色,通过水土、生态和经济社会过程而紧密联系。同时,在气候变化、水资源、能源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又与系统外存在相互作用与反馈。所以,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亟待将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系统综合,发展流域复杂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家和区域战略决策及流域适应性综合优化管理与调控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包括:黄河上游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发展的耦合机制及资源环境效应;黄河下游槽滩演化与洪水安全、粮食安全与水资源安全及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土生态过程与区域发展的多尺度关联机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及优化调控。
第三,以黄河流域为试点,加强综合科学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越是复杂系统的研究越需要大量的多源、多维、长期、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撑。国际上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相关的长期动态监测、数据存储、质量控制、共享机制等方面发展较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以黄河流域为试点,整合已有生态环境监测台站网络和数据资源,并进行完善和提升,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综合监测和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标准规范和政策机制,发展相应的学科,为提高我国的综合科学基础能力建设提供试验示范。
第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大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互鉴与共享。
黄河、长江不论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世界前列。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和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同时,把我国大流域的相关进展和成功经验向国际社会推介,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全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中国大流域尺度的科学和实践范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