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我国航天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处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正加速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谈到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成就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整体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就技术而言,我国研制出15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初步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运载能力。我国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到低温、从单级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从发射地球轨道卫星到发射深空探测器的跨越式发展,具备了把航天器送到地外空间的基本能力。
截至2018年11月14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290次,成功率96%以上,年发射次数超过30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那么,作为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的代表之一,中国航天技术如何转化为国民生产力?抑或如何为经济发展做贡献?这其实涉及到航天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
宇航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世界航天科技在拓展空间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在轨制造、医疗卫生、太空旅游等领域取得蓬勃发展。以新一代全球通信卫星、大规模互联网星座、大规模空间基础设施、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火星探测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代表着航天“新时代”的来临。
这个“新时代”不仅表现为航天科技创新的升级,更表现为航天科技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深刻融合。正如包为民所言,全球航天科技的发展正呈现出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等特点。
国际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任务需求旺盛;小卫星任务呈井喷式发展;已有200多个企业瞄准地月空间市场,包括空间资源开发、在轨制造等。在我国,高轨卫星朝集成化、大型化发展;中低轨道卫星朝集群化、小型化发展;我国已提出若干个星座计划,总数量超过千颗;重点高校及部分民营企业,进入中小卫星市场。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纷纷开展数万吨级的太阳能电站建设规划。此外,载人航天逐步走向商业化,大量私营企业纷纷参与到太空旅游领域,太空领域异常活跃。
“未来宇航业务由单一政府投资转向开放的商业竞争形态,商业化地球轨道大规模星座和以太阳能电站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包为民说。在他看来,未来空间站、载人月球探测、太空旅游及在轨科研、生产、试验等载人航天任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月球和小行星等空间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在轨制造等航天新产业已成为国际热点。
太空经济将聚焦地月空间
航天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航天产业进入太空经济新时代。包为民认为,这其中,地月空间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太空经济的主要领域和发展的战略空间。
包为民表示,各国对深空探测都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新兴航天国家不断涌入,但目标重点锁定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等三类天体。
地月空间任务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宇航科学院相关研究表明,到2045年,进入空间任务规模将达到17万吨,其中97%集中在地月空间,100%从地月空间出发。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表明,基于现有技术水平开展地月空间资源开发,预计到2046年能够开发的直接资产价值就高达10501亿美元,不仅如此,后续价值增量还将越来越大。
包为民认为,未来很长时间内,地月空间仍然是航天任务活动的主要目的地和前哨基地,载人航天将进一步聚焦于地月空间。
常态化、航班化的运输、探测、开发、利用地月空间的经济活动圈被业内人士称为地月空间经济区,其范围主要集中在近地空间、月球引力空间和地月转移空间。
据介绍,地月空间经济区的业态包括基础产业、应用产业、开发与利用产业、拓展产业,由航班化地月空间运输体系、空间资源探测与开发体系、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三大体系组成。
我国地月经济区建设路线图
为实现2045年航天强国愿景,我国将建成地月空间运输、探测和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低成本地月空间航班化运输能力,以及高效的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全面形成地月空间经济区新业态。
如何推动我国“走向”地月空间?包为民展示了路线图:第一阶段,进一步提升基础空间能力,降低成本;第二阶段,建设航班化运输系统,建立天地往返的地月空间运输体系,初步建成空间经济区;第三阶段,2045年全部建成经济区。
航班化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航天化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包为民举例道,“到那时,利用航班化,四十分钟内可以到达全球。”
包为民表示,初步估计,到2046年,我们每年在地月经济区的总产值至少达到10万亿美元的量级规模。
“所以,地月经济区的开发必将产生较大的改变,产生很大的效益,也将改变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模式。”包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