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智库合作”平行专题会议在京举行

作者: 2025-10-09 16:02 来源:
放大 缩小

    9月27日,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智库合作”平行专题会议在京举行,围绕“共建共享的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主题进行科学对话。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主办,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海南大学海洋强国研究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海洋强国战略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社会各界以及在华留学生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会议。

    战略咨询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教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促进各国互联互通、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关键力量。本次会议围绕海洋负排放与全球治理,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化转型,海洋工程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以及海洋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特别是要探索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推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海上丝路国家的科研与智库力量,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气候应对、能源与可持续利用等重点领域研究,为全面推动海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战略咨询院副院长鲁晓介绍了战略咨询院的相关情况。战略咨询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支撑机构、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以及集成国内外、院内外力量建设的智库型研究院。战略咨询院聚焦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发展,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凝练七大特色研究方向,产出系列研究成果,建立链接国内外的合作网络,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做了题为“海洋负排放与全球治理”的主旨报告,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章领做了题为“拥抱智能时代 激活产业未来”的主旨报告。

    在科学对话环节,基里巴斯共和国驻华大使戴维·蒂阿博阁下表示,作为环境脆弱的海洋国家,基里巴斯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政策纳入了国家长期发展规划“20年愿景”。中国对基里巴斯基础设施等领域带来了变革性影响,并相信在海岸韧性方面的投资与合作,不仅能保护社区生计、深入民心,更能切实保障国家安全、韧性与繁荣。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旅游、创意经济与公共外交处公使衔参赞艾菲指出,海洋不仅是贸易与人文纽带,更是粮食、能源来源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印尼2013年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共享与人力资源提升。

    会议设置了“海洋工程与高端装备”“海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两场对话。来自基里巴斯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华侨大学的外交使节、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研讨。

    为使该活动的成果进一步落地,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安雪晖作了“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之思考”的报告,研究小组将成为探索海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刊》执行主编杨柳春主持致辞与情况介绍环节,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咨询与智库建设处处长冯霞主持主题报告环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原司长徐建平、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孙世芳分别主持对话环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