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所长一行赴利马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在边会做主题报告
2014年12月1日至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0次缔约国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国会议(UNFCCC COP20/CMP10)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我所所长王毅研究员、谭显春研究员、邹乐乐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届气候大会的讨论主要围绕各国应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努力,预期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多边协议目标、司法形式以及资助南半球国家抵制全球变暖等相关问题。由于此次会议将关系到明年巴黎大会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受到国际各方的广泛关注。我所王毅所长带队共参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系列四场边会并作报告。
王毅所长应邀参加了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承办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该次会议旨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南南合作。该会议共由各国部长、政府官员、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代表、发展机构的代表、科学家和商业领袖、以及公众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王毅所长指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意义重大,这有可能成为COP21的重要成果之一,而中国应在这一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同时从目标、原则、管理形式、模式创新等几个层面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建立的基本思路。
在主题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中国角”边会上,王毅所长结合国家发改委委托课题成果做了题为“中国‘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研究与建议”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我国“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展望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结合新形势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由中国本土环保机构——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美国气候战略中心(CCS)和英国气候战略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边会上,王毅所长做题为“中国未来发展情景及尽早实现碳峰值的制度安排”的报告。报告介绍了CASIPM主要承担的“中国低碳政策分析工具”研发和实践的技术成果。运用该套工具进行中国的碳排放峰值情景模拟,可以充分考虑其实现峰值的经济成本、以及达到峰值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决策者运用组合政策的方式来进行低碳发展。该工具能够让决策者清楚了解低碳政策的减排效果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报告激发了与会观众的极大兴趣。
在主题为“低碳创新在中国”的“中国角”边会上,12月11日,我所谭显春研究员参加了在会上她作为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GDTP)的核心成员与国外智库代表对话,并做了题为“Regional Low-Carbon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China: Theory and Practices”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由CASIPM主要承担的“中国省级低碳规划编制工具”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于行业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趋势预测、低碳政策的减排量和成本分析、以及对地区宏观经济影响评估,以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低碳的双重目标。该套工具旨在为地方政府的低碳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已应用于分析广东省和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中低碳发展政策的绩效评估对区域经济影响等。
我所一直关注气候变化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问题,作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核心智库之一,参与中美气候专家谈判、国家发改委委托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目标与思路等高层决策咨询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层面相关战略和政策的辅助决策支持工作;此外还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等多项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战略和决策的确定提供了有效支撑。
图1:“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研讨会”(会场)
图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中国角”边会(合影)
图3:“低碳创新在中国”的“中国角”边会(合影)
图4:“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边会